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张志军

祁阳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选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B组选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下降,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RHR、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改善程度均优治疗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提高血压改善效率,调节心率水平。而比索洛尔的作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加值得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而原发性高血压也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常见因素,必须予以重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此类患者多存在心率变快的状况,无疑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故此类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有效控制血压兼顾调节心率水平[1]。本文分析了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均有73例患者。治疗A组中有男性45例,女性28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是(53.2±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是(3.7±1.3)年。治疗B组中有男性42例,女性31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是(52.5±3.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是(3.9±1.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来院就诊时掌握其病史,问询其主诉,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多项检查,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证实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予以对症支持与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基本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抗动脉硬化、抗高血压,应用他汀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类药物等。治疗A组患者增加比索洛尔施治,药物用法:比索洛尔,口服用药,初始用药剂量5mg,每天用药1次,用药后根据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如有必要每周增加用药剂量1次,控制最高应用不能超过15mg。治疗B组患者增加美托洛尔施治,药物用法:美托洛尔,口服用药,初始用药剂量25mg,每天用药2次,用药后根据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如有必要每周增加用药剂量1次,控制最高应用不能超过200mg。

所有患者均持续用药6个月,用药期间做好随访工作,掌握患者血压水平变化。

1.3观察指标

在接受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与收缩压)。记录两组患者的RHR(静息心率),评估两组心率变异性,即:NN50(有超过50ms差值心率间期在额定时间内心率间期中所占比重)、RMSSD(连续正常心率间期差值均数平方根)、SDANN(24h内连续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心率间期标准差)、SDNN(24h正常心率间期标准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下降,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在接受治疗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对比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2.2对比接受治疗前后两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RHR、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改善,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RHR、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改善程度均优治疗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对比接受治疗前后两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晰,但很多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压力过大是诱发此病和导致病情进展的更要因素[2]。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以用药调节血压为主,帮助患者控制血压于合理水平。此外,近年来很多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心率变化会加快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和程度。由于高血压患者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过度被激活,增加了静息心率,并给心率变异性造成不良影响,加重了心血管损伤[3]。由此可见,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还需兼顾新率水平的调节,对其预后有积极的意义。β受体阻滞类药物目前广泛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也是临床用于调节心率的常用药物[4]。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均是β受体阻滞类一线用药,能够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感进行抑制,并能够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抑制,从而起到改善心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与美托洛尔相比,比索洛尔具备高选择性及长效的优点,药物的半衰期显著长于美托洛尔,不仅每天只需用药1次,更利于患者接受,也能保障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本文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下降,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RHR、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改善程度均优治疗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以上效果充分证明了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价值,能够提高血压改善效率,调节心率水平。而比索洛尔的作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加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和银,谭咏梅,张兴展,等.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心率变异性和临床事件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2):184-186.

[2]霍晓芳.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75-276.

[3]诺敏,鹿亚平,张海龙.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4):532-536.

[4]周丽英,王宏伟,郝志敏.β1受体A145G和G1165C多态性对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3(13):1285-1288.

[5]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等.比索洛尔对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