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施杨建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施杨建萍

杨建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29/30),较比对照组83.33%(25/30)的成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2/30),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0%(6/30),两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在有效地时间内抢救患者,提高患者脱离危险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急诊抢救中比较常见。在农药喷洒时,误吸到机体内,从而诱发神经功能受到损伤,部分自杀口服有机磷农药而产生中毒。如不及时就诊,机体会出现缺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情况。在临床中,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采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急诊治疗主要给予洗胃、输液等,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施效果,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5.23±3.64)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74±4.5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全面监测,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患者呕吐物、呼出味道等护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中毒的农药准备好急救物品进行抢救准备;进行催吐、洗胃后,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护,全面监测患者的病情,如有恶化,及时通知医生。

观察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道顺畅。及时收集患者的详细基本资料,了解患者服用的有机磷农药的品名、服用量以及时间,做好评估工作。患者入院后开展绿色救治通道,实现优先治疗后付款;护理人员第一时间收集患者的详细基本资料,并对患者的服用有机磷农药的品名、数量、时间等第一时间掌握,及时反馈给治疗医生,做好相关的病情评估;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方便治疗药物等及时输入;同时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工作;全面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患者清水洗胃,反复清洗,直至胃液中没有农药的气味以及胃液清澈;置入的胃管保留时间为48h,使用NS500ml/4h重复洗胃,将胃黏膜的农药清除干净;检测患者心电图、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淀粉酶、心肌酶谱以及胆碱酯酶活力等各项生命体征[2]。观察引流出的胃液的颜色,4h-6h需清洗一次,直至胃液清澈无异味,可以停止。提前建立有效地经脉通络,方便治疗药物及血液能够及时输入患者机体内,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的尿量和血象情况等,注意患者的瞳孔变化,实时检测生命体体征。

重视此类患者的基础护理,帮助患者催吐后因将头部偏向一侧,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以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或吸入导致肺炎,若患者存在喉头水肿现象,护理人员可将患者舌头应用舌钳夹出,避免呼吸道阻塞;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并将患者的下肢适度抬高,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增加回心血量;多数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体温低且皮肤湿冷,护理人员应多加注意患者的保暖情况。适当调高室内温度与输液温度,为患者增加棉被保暖。护理人员需要及早为患者建立2~3条有效的静脉通道,将各类药物及血液制品尽快输入患者机体内,穿刺部位应选择不易受压、相对粗直的上肢静脉,对于穿刺困难患者,需果断实施静脉切开操作行置管补液。静脉通道成功建立后立即抽取患者的血样标本实施检测,为进一步抢救工作做准备。密切观察救治期间患者病情与体征的变化情况。每20min监测其瞳孔、意识、尿量与生命体征。根据医嘱给患者血液灌注,家属必须同意签字后,才可以准备血液灌注护理,这种手术必须准备好手术器械,立即做好护理措施,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患者清醒后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此类患者较为悲观,负面情绪严重,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并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配合,使其积极全面配合医护工作。中毒后24h内禁食,待彻底洗胃后,方可饮用流食过度,避免出现毒物被胃肠道再吸收的情况。饮食温度需适宜,禁食高糖高脂等食物。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征患者具有悲观、厌世、对事物的偏见,不愿和人交往,孤独无助感等心理特点,应主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绝望的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与家属做好及时的沟通,避免家属情绪激动,影响救治、护理工作的开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29/30),较比对照组83.33%(25/30)的成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急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表现为腹痛、瞳孔缩小、汗液过多、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高血压、心率过缓、大小便失禁、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主动实施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采取规范的急救措施,彻底洗胃,直至胃液清澈无异味,减少患者胃部有机磷农药的吸收。

彻底清除血液中的毒物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点,药物残留会被患者再次吸收到机体中,会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反跳情况[2]。快速、彻底洗胃非常重要,而且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效果对治疗有效有着决定性作用。洗胃可以降低误吸的情况,有效避免胃粘膜出现损伤或者诱发其他病症。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洗胃之后应胃管保留24h,便于医师再次洗胃,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对应用量的药物。治疗不仅将药物排出,还应合理运用解毒药物,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对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3]。例如:对于休克的患者实施升压治疗,对于肺水肿患者实施阿托品治疗,对于脑水肿患者实施静脉滴注脱水机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危重患者可见输血,及时补充胆碱酯酶。对于部分迟发性周边神经患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治疗[4],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时,可采用气管插管等相关治疗,帮助患者辅助吸氧;应用脱水剂,防止肺、脑水肿等,对初期重症昏迷患者,可选用甘露醇,并进行静脉滴注,缓解患者脑水肿等症状。输血或换血可为患者补给乙酰胆碱脂酶,有利于减轻有机磷农药中毒情况,减少阿托品应用剂量。危重患者可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方法,或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快速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降低对机体损伤。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在有效地时间内抢救患者,及早预防和发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丛永.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23-2024.

[2]葛勤.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2):173-174.

[3]解金洪,赵敏.长托宁、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87-89

[4]刘红丽,李艳华,李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术后心理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3(20):1524-1526

[5]杨瑞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07,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