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番玉顺

龙陵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678300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α-干扰素治疗,B组患儿给予α-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低于B组的94.87%;A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6.25±1.74)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2.31±0.48)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能够有效缩短临床病症的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炎琥宁;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内科中常见的炎症疾病之一,病毒感染是引发该病的关键原因[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身体发热以及头痛等[2]。通常情况下,相较于成年患者,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并未成长完全,因此抵抗力往往较弱,极易因为病毒感染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若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对小儿的正常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引发肺炎。目前,临床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患儿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手段[3]。由此,为了进一步观察观察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为19例;该组患儿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为14岁,平均年龄为(8.12±1.38)岁。B组中,男性患儿为21例,女性患儿为18例;该组患儿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12岁,平均年龄为(8.23±1.37)岁。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经检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者。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祛痰、止咳、水电解质纠正、退热等。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A组患儿给予α-干扰素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通过肌肉注射对患儿给予50000U/kg的α-干扰素,1次/d。对B组患儿给予α-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α-干扰素的使用方法与A组相同;(2)在接受常规治疗与α-干扰素的基础上,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儿给予10mg炎琥宁与250ml生理盐水,1次/d。持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评定方法:(1)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视为治疗显效;(2)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视为治疗有效;(3)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并未改善,视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法分析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表示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率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低于B组的94.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n(%)]

2.2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

治疗后,A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6.25±1.74)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2.31±0.48)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阶段,我过临床儿内科主要采取退热、抗病毒等药物实现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其中,α-干扰素与炎琥宁为治疗该疾病的关键药物[4]。α-干扰素属于临床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能够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同时,该药物还具备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炎琥宁属于穿心莲的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患儿机体冒血习惯通透性的增高,以此促进ACTH的释放,从而起到消除呼吸道病毒、活流感病毒的作用。相关医学临床研究显示[5],使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根据本研究结果证实,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低于B组的94.87%;A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6.25±1.74)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2.31±0.48)d。B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表明,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与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能够有效缩短临床病症的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乐.联合应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6):18-19.

[2]罗庆华,刘宜平.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9):122-123.

[3]宋琳.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