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妇女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围生期妇女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与评价

丁玉颖

碾子山区华安乡卫生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围生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及对于临床妇产科的意义。方法:将176例围生期妇女,分为进行综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不完整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各88例,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健康教育在围生期的作用,指导临床实践。结果: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孕妇在焦虑、失眠以及孕妇、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都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完整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围生期孕妇保健需求的解决,有效防治各类并发症和新生儿疾病,利于围生期保健,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围生期;健康教育路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与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临床治疗及护理有增效作用。围生儿很容易受到胎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病,甚至死亡。为了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并使母、儿避免因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及生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围生期保健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健康教育实施过程的细节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围生期妇女和胎儿质量。该院通过综合完整地实施健康教育,将其以各种形式纳入到家庭访视、指导喂养、保暖,产前、产后检查当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176例围生期妇女,其中观察组88例,年龄22~36岁,平均29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30例,孕次为1~3次。农村女性12例,城市女性76例。对照组88例,年龄24~38岁,平均31岁;初产妇62例,经产妇26例,孕次为1~2次。农村女性14例,城市女性74例。两组从年龄、产妇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对照组进行的是常规不完整健康教育。

(2)观察组我们根据围生期各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对孕产妇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并发症的防治,包括胎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预测和监护教育,具体如下。

1)完善健康教育机制,由专门接受围生期专业知识教育的医护人员在整个围生期各阶段开展健康教育,更新妇产科知识结构,掌握健康教育技能和方法,着重进行专业知识、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健康教育。

2)在健康教育内容上,对围生期妇女进行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宣传教育,并提供胎教、饮食养生、起居的知识指导,避免接触有害环境。

3)每次健康教育前详细了解孕妇健康状况和各项检查情况,对专业术语和相关生理状态进行宣传教育,如生殖器官发育以及妊娠疾病过程和分娩过程及产后注意事项,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在围生期内体力上、思想上不宜紧张,避开情绪困扰。教会孕妇胎动计算方法,讲授母乳喂养及育儿知识,介绍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常识以及新生儿换尿布法。

4)心理教育:针对孕妇早期矛盾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帮助适应角色转变,接受妊娠,给予精神支持。

3、效果评定对176例围生期妇女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对孕妇并发症、睡眠、焦虑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综合健康教育对围生期妇女的影响见表。

三、讨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医疗机构提供的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它预先制定了诊疗护理日程计划表,有利于新上岗的医护人员短期内掌握规范和诊疗常规,避免处置失当,防止错误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在推行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前,医疗机构均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均采用随机的方式。每位医生根据自己的治疗习惯下医嘱,护士依医嘱执行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开展改变了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医护人员能以患者为中心,按照路径要求对患者实施整体医疗和健康教育护理,理顺了医疗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工作效率,节约医疗成本,充分得到了医务人员的普遍认可。健康教育路径是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新生事物,得到了医患的拥护,它是整体护理的深入,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医疗卫生市场经济,注重增加有价的内容,同时清除、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达到了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健康教育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围生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最为脆弱的时期,关系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国际上对围生期有四种规定,我国采用的规定认为自怀孕第28周到出生后1周这段时期定为围生期,在这阶段中的胎儿和新生儿则称为围生儿。专家指出,孕期出现抑郁或焦虑的妇女,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会上升,治疗不彻底可能引发长期慢性病症[2]。因此该期对孕产妇、胎儿进行的一系列保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由结果看出,在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孕妇中,其整个围生期的焦虑、失眠以及并发症都好于对照组,可见健康教育对于整个围生期孕妇的疾病防治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通过改变对象的行为而使之保持健康状态。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围生期孕妇避开环境危害,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围生医学和优生科学的结合。围生期孕妇一些特殊情况则应结合病情进行教育。围生期妇女有着迫切专业知识需求,临床诊治也需要健康教育的配合。当下围生期妇女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方式单调,教育内容不系统不规范等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建立良好好的健康教育实施规则和考评细则,促进其发展。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围生期前后大约3个月时间,这是需要医学观察和保护的生理过程。孕期、产期、产褥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各有特点和不同的保健要求。每一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直接影响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还是一个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学科的结合,这需要实施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教育宣传的形式也并不是单一的,可以通过访视、检查等进行,还可以利用与计生部门健康体检的时机进行,教育方式上可采取讲座、咨询、访视、发放宣传资料综合进行。健康教育在整个分娩前后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应更加注意细节,比如医院的环境介绍,产程的相关宣传和视频片段展示。在产后的健康教育同样不能忽视,除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外,还需指导产妇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调整产妇心理状态,让其体会到幸福。

总之,综合完整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围生期孕妇保健需求的解决,有效防治各类并发症和新生儿疾病,利于围生期保健,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宝霞,李亚玲.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18(9):4.

[2]绍荣妹.健康教育路径在产褥期妇女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3(6)11.

[3]梁志翔,马倩红,陈宏.在低位置肠癌保肛术病人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7(8):9.

[4]方丽珍,王爱莲,谌永毅.临床路径一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6.

[5]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18(9):7.

[6]乔建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式全宫切除术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4(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