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袁美华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目的探究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4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单侧腰部麻醉,观察组实施全麻。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麻醉效果良好,T2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T3时观察组患者的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给予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部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单侧腰部麻醉;全麻;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

髋关节疾患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髋关节疾患最有效方法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较差,无法承受手术麻醉及创伤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2]。目前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式有很多,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是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麻醉方式[3-4]。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4例,分析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4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5.36±2.15)岁。观察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4.98±2.7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侧腰部麻醉,主要措施如下:(1)指导患者取水平侧卧,将患侧向上,选取L2-L3椎间隙作为手术穿刺点,向头侧硬膜外置管3-4cm留置备用,采用一点法进行腰硬联合穿刺。(2)术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穿刺的斜面向上,并保持10至15min,以1mL/5s给予轻比重0.35%布比卡因1.6-2.2mL,将麻醉面调整至T8。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麻,具体措施如下:(1)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0.4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咪达唑仑1.5-2.0mg、顺式阿曲库铵0.1-0.15mg/kg、戊乙奎醚0.3-0.5mg。(2)于患者肌肉松弛后直接进行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通气,参数为吸呼比1:2、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15次/min。术中维持:吸入七氟烷1%-2%、纯O21-2L/min,每小时不间断的泵注舒芬太尼0.1-0.2μg/kg及丙泊酚3-5mg/k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静脉推注顺阿,以便维持患者术中的肌肉松弛。两组患者在术中若出现心率减慢、缺氧和低血压等情况,以面罩加压给氧对症处理,同时给予患者液体治疗,如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次及麻黄碱5-10mg/次。

1.3评价指标

采用血糖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术中以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HR、MAP、SpO2,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10min(T1),术毕(T2),术后24h(T3)时间点生命体征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MAP、HR、SpO2水平用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麻醉效果良好,T2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T3时观察组患者的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髋关节疾患是老年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最常用的方法[5-7]。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植入体内代替病损髋关节,以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等为主要目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8]。由于老年患者一般伴有呼吸系统等相关性的疾病,会降低对术中麻醉的应激反应耐受力。因此,选择应激反应影响小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麻醉效果良好,T2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T3时观察组患者的明显SpO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比全麻,单侧腰部麻醉能有效的减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布比卡因麻醉剂量较小,且单侧腰部麻醉的区域为患侧,可有效减轻对流动力学的影响。

综上所述,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给予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能有效减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明明,蔡一强,丁永利等.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6,28(04):37-41.

[2]陈捷,尤丽玲,徐邵樱.脑微出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1):799-803.

[3]吕科琼,杨利君,孙红华,等.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措施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799-803.

[4]刘国印,朱冬梅,张勇,等.围手术期康复功能锻炼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效果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6,54(04):258-263.

[5]金丹,白云,吴辉.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镇痛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01):49-52.

[6]叶波林,陈丽娟,曾金稳,等.不同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价值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6):1161-1162.

[7]冉菊红,刘宏建,王艳萍,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颈椎损伤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02):534-537.

[8]徐智萍,李婷君.手术室联合病房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7):1368-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