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A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FFA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晓明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FFA的2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则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既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了医疗安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人性化护理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检查方法[1]。它是将荧光素钠从肘静脉注入人体,利用特殊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形态及灌注过程[2],检查能否获得清晰地图像,能否实现协助临床诊断的目的,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操作技巧,还取决于病人的配合[3]。随着人们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对医疗护理质量需求的提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3]。我科护理人员对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FFA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14例,年龄37~68岁。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两组患者既往均无碘过敏史、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身体准备空腹静脉采血查血常规、肝肾功均正常,血糖≤8mmol/L;胸透、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压≤140/90mm/Hg。

1.2.2药物准备抽取20%荧光素钠注射液(规格为3ml/支,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100ml/瓶,四川科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稀释至5ml为皮试液。另准备两具无菌注射器,一具抽取剩余20%荧光素钠注射液2.9ml,另一具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3ml,备用。

1.2.3人员配备实验组由一名护士协助医生行FFA,该护士兼职其他护理工作。对照组由医生和护士各一名全程负责FFA。

1.2.4造影方法用头皮针连接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3ml的无菌注射器,常规皮肤消毒后,从患者前臂大静脉穿刺,见回血后缓慢、匀速推注,确定皮肤穿刺点附近无渗漏,病人无疼痛等不适后,固定针柄,保护穿刺部位,迅速更换并妥善连接抽取有皮试液的注射器,6~8min内匀速推注,无不良反应后,再次更换注射器,妥善连接抽取20%荧光素钠注射液2.9ml的注射器,待医生下达开始检查的指令后,3~5秒内快速、均匀静脉推注,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2.5护理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即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在注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注射完毕后离开造影室,待造影结束后带领患者到休息室留观。期间只做简单的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及时采取对症护理措施。检查结束后,护士对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护士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换位思考和主动服务。(1)造影前:护士充分告知患者FFA的必要性,介绍造影的环境、步骤、方法,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2)造影中:护士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表达身体不适或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造影后:护士陪同患者到休息室休息,告知注意事项。待检查报告出来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并约定复诊时间。

1.3效果判定

FFA结束后,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数量进行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请患者从护患沟通、护理技术、健康宣教三个方面做出评价。评定标准为3分、2分、1分、0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3分和2分均视为患者满意。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指一切护理工作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达到护理目的的护理方式;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4-5]。本研究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FFA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既确保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尉秋英,谢国芳.荧光素钠注射液静脉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2,3(14)309-310

[2]王燕,张晓晨.96例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3,11(11)3121-3122

[3]赵青,李桂莲.眼底血管造影中荧光素钠两种过敏试验方法的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2)1475-1477

[4]陈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210

[5]杨倩.糖尿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今日健康,2015,14(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