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研究

董晖杜娟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0200

摘要:目的:评估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CSP产妇,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分别接受经阴道、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三组检查情况。结果:丙组诊断相符率为92.0%,高于甲组、乙组60.0%、64.0%(p<0.05);丙组误诊率为8.0%,低于甲组、乙组的40.0%、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妊娠囊型、部分处于宫腔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分别为25例、14例、5例。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升瘢痕妊娠诊断的精确率。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价值分析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为剖宫产术后常见一种远期并发症,为一类性质特殊的异位妊娠、伴随着国人剖宫产率的上升,CSP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CSP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误诊漏诊造成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妥,就会加大子宫大出血与破裂发生的概率,对产妇生命安全性构成威胁。有研究指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辐射、成像清晰等优势,在疾病临床诊断中体现较高价值[1]。本文旨在探讨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在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75例CSP产妇,所有产妇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本次研究通过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批,且产妇知情参与。等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25例,甲组年龄24~38岁;停经天数43~106d。乙组年龄25~39岁;停经天数42~104d.丙组年龄25~40岁;停经天数46~109d。三组产妇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0.05)。

1.2方法

1.2.1仪器:选用LOGIQ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0~5.0MHz,阴道探头频率5.0~7.0MHz。

1.2.2具体方法:嘱患者在检查前饮用足量水以充盈膀胱,检查期间保持仰卧位,经腹超声常规扫查子宫、双附件与盆腔,重点扫描检查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所处位置,观察切口周边是否有妊娠囊或团块状异常回声,继而让患者排空膀胱,保持截石位,用无菌避孕套套住探头。经阴道超声检查期间应细致观察妊娠囊的着床位置、规格、形状及其和宫腔、宫颈管、剖宫产切口间的关系,检测妊娠囊大小、妊娠囊和膀胱间肌层的厚度、妊娠囊周围的血供状况等。

1.3超声不同表现分型

结合孕囊在超声图像内的表象将其分为单纯妊娠囊型、部分处于宫腔型、混合回声包块型。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选用SPSS16.0软件包,(x±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2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诊断相符率及误诊率

丙组诊断相符率为92.0%,高于甲组、乙组60.0%、64.0%(p<0.05);丙组误诊率为8.0%,低于甲组、乙组的40.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产妇诊断相符率及误诊率比较

2.2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分型与表现

参与本次研究的CSP产妇,经超声检查,检出率为72.0%(54/75),其中单纯妊娠囊型、部分处于宫腔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分别为25例、14例、5例。

①单纯妊娠囊型:孕囊处于子宫下段瘫痕位置,一些囊中可观察到胎芽或卵黄囊,前端肌层相对较薄(0.1~0.4㎝),胎囊周边有良好的血供条件,超声成像提示自切口肌层是滋养血管的始源。

②部分处于宫腔型:部分妊娠囊处于瘢痕处,大部分处于下段宫腔,可观察到妊娠囊形态有明显的改变,且进入瘢痕处的妊娠囊形成的角度<90°,若妊娠囊长度显著延长。

③混合回声包块型:宫下段前壁痕痕妊娠处清晰可见质地不均匀的回声包块,其内可观察到无回声、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区。超声成像提示包块周边血供条件优良,以低阻血流为主,阻力指数<0.5。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为一类妊娠囊种植在子宫切口瘢痕处的特殊异位妊娠,临床上较为罕见,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做出统一定论,由于CSP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故此诊断多以超声诊断为主。

经腹部与经阴道是两种常见的超声检查方法,前者应用范畴更广,在受检者膀胱充盈时,能更清晰的观察子宫整体面貌及妊娠物与膀胱两者的相关性,能更全面的了解盆腔状况。但从声学角度分析,该检查手段因大面积反射,可能导致声像图近场回声模糊,降低了瘢痕与膀胱间肌壁厚度测量结果的精度。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分辨率相对较高,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手段相比较,其没有对受检者膀胱度提出要求,能够清晰的呈现出宫腔中妊娠状况、瘢痕位置的孕囊或包块,能明显提升子宫瘢痕部位肌壁厚度测量结果的精度,同时还能评估病灶及其周边组织的血供条件。但因为该检查手段分辨率增高,以致探测深度相应降低,远场显示效果较差。另外,由于阴道探头需在阴道中进行操作,故此不适用于流产术后、阴道畸形者[2]。

妊娠囊型的有效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编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不同瘢痕妊娠类型,声像图表现特征与分型有所差异,例如单纯妊娠囊型者,由于前端肌层相对较薄(0.1~0.4㎝),甚至有回声消失、血流丰富,促使子宫大出血概率明显增加,故此该类患者在短期中不适合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建议在子宫动脉栓塞后,给予药物保守治疗30d。

当下,国内外针对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CSP的报道很多,在本次研究中,丙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误诊率低于甲组、乙组。总之,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升瘢痕妊娠诊断的精确率,降低误诊率,值得在CSP临床诊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媛君.经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0):1068-1069.

[2]梁理娟,刘碧玉,赖华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72-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