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普外科疾病老年胃癌的特点和手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老年普外科疾病老年胃癌的特点和手术治疗

谢诗宇

谢诗宇

湖北省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54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2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归纳总结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风险小,且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胃癌;特点;腹腔镜手术

本次抽取52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比较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符合《胃癌诊疗规范》[1]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胃蛋白酶原检测、影像学检查确诊。以临床所用术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62-78岁,平均(70.5±6.3)岁;实验组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63-79岁,平均(71.4±6.4)岁。两组知情同意,且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操作如下:行气管插管全麻后,于上腹部正中脐上做一20-30cm的切口,清扫淋巴结,术毕,缝合切口。

实验组:给予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行全麻处理后,于脐下1cm做小切口穿刺,置入腹腔镜,观察肿瘤大小、位置,随后于左右两侧腋前线肋缘下各做一穿刺口,于左右锁骨中线平脐上方1cm处做一穿刺口,置入适宜大小的Trocar,创建工作通道,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创建人工气腹,经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游离大网膜,切除结肠系膜前叶,切断胃网膜右血管,游离血管根部淋巴结,采用相同方法清除结肠系膜、肝动脉、腹腔动脉、胃动脉、脾动脉、脾静脉及脾门等周围淋巴结。随后于剑突下做一长度为4-5cm的切口,对十二指肠进行结扎处理,于小切口提拉胃窦、十二指肠,对十二指肠行离断处理后,还纳腹腔。将胃远端拉出腹腔,行胃肠吻合术,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近端胃切、全胃切及淋巴结清扫术方法与远端胃切、淋巴结清扫术操作方法基本一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结果

2.1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分析

①早期缺乏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因老年患者末梢神经感觉功能减退,对疼痛敏感性较低,且老年患者伴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药,这会对在一定程度影响病情判断。②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多有吸烟饮酒史。③肿瘤位置多集中于贲门、胃窦,患者年龄不断增长,其胃底腺会出现萎缩情况,进而使病灶部位发生变化。

2.2两组治疗效果观察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实验组多,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实验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胃癌为消化系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在老年群体中所占比重较高,尤其是我国老龄化人口数目不断增多,导致老年胃癌患病率逐年上升。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清除病灶,但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全身机能储备明显降低,加之老年患者合并症较多,开腹手术创伤大,老年患者一般难以耐受[2]。近年来,我国微创技术发展迅速,其代表技术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腹腔镜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且其对内脏器官干扰小,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综上,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胃癌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渭滨,双剑博,刘宏斌,等.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7(12):825-826.

[2]李坤,赵丽君,韩晓鹏,等.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5,30(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