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肿物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肿物的疗效比较

马力强万思宏项洋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下颌骨囊性肿物;颌骨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颌骨囊性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发病初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待病情进展,骨质受到破坏或发生膨隆后,患者可出现面部畸形、牙齿移位、局部反复感染及骨折等多种并发症[1-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颌骨是颌骨囊性病变的好发部位,开窗减压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可有效处理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技术,在处理囊性病变的同时保存了下颌骨的形态、功能,尤其适用于青少年。但是对于在开窗减压的同时是否清除囊壁仍存在争议。现为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3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前均已行影像学检查,下颌骨囊性病变诊断明确。②患者无心、肺、肝、凝血系统障碍等手术禁忌症。③患者年龄小于60岁,CT显示囊腔直径3-6cm,囊性病变发生于下颌骨角部、体部。④患者对于本次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观察组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1-58岁,平均(25.1±1.5)岁,下颌骨角部囊性病变4例,体部囊性病变13例,体部及角部囊性病变2例。对照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2-49岁,平均(24.8±2.3)岁,下颌骨角部囊性病变4例,体部囊性病变12例,体部及角部囊性病变3例。两组研究对象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过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麻醉消毒后,从患者口腔内侧作粘膜切口,将颌骨囊性病变皮质骨暴露后,将皮质骨表面菲薄乒乓球样骨质及开口窗囊壁用骨凿去除,使得口腔与手术野相通呈开窗状态,待囊腔暴露后将囊内容物吸出。观察组患者仅去除开口窗的囊壁,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整个囊壁进行彻底刮除,术中两组患者囊壁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术后两组患者囊腔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碘伏纱布填塞,术后3d应用抗生素,囊性病变塞暂时填塞并定期复诊,清洁囊腔,直至囊腔内出现浅凹状骨质增生。术后1、3、6个月复查,观察患者骨密度增高、囊腔缩小及囊腔内骨质增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比较。通过CT、X线、骨密度测量仪等技术,对患者术后下颌骨骨密度、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情况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差异。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在对患者随访过程中,记录患者囊性病变复发、感染、下唇麻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设定检验标准为0.05,当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囊性病变复发,3例感染,1例下唇麻木,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囊性病变复发,2例感染,2例下唇麻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111,P=0.028)。

3.讨论

颌骨囊性病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又以下颌骨囊性病变多发。在患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难以确诊,随着病情发展,囊腔逐渐扩大、侵犯周围组织并且破坏颌骨,患者可出现颌骨膨隆、面部畸形、下唇麻木等症状,需实施手术治疗[3-4]。

传统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多采取刮治术,虽然能够对病灶进行有效清除,但术中创面大、颌骨组织去除较多,术后患者咀嚼功能及面部形态受到严重破坏,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影响较大[5]。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逐渐成为新趋势。目前临床上有开窗减压、灌洗、负压引流等多种保存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手术方式[6-8],通过去除囊内容物,减轻囊腔内压力,调整囊肿的生长环境,可促进新骨的生成,缩小囊腔,加快面部功能及形态的恢复,疗效满意。

开窗减压术是在囊腔与口腔之间构成开窗,减轻囊腔内压力,减少骨质破坏,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治疗效果满意。但是在开窗减压术中,对于是否彻底清除囊壁存在争议[9],现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开窗减压术保存治疗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我院3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术后各时期,两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情况及囊腔内骨质增生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分析原因可能为清除囊壁后,裸露的颌骨直接与唾液接触,受到不良刺激增多,感染的机率增大,不利于新骨的形成[10]。

综上所述,对于大型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用保留囊壁的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刘希云,倪耀丰,等.颌骨囊肿手术疗效观察及感染控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4-6,19.

[2]刘英,李连伟.完整刮治术及开窗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254-2256.

[3]Nozawa,H.,Hada,S.,Watanabe,S.etal.Glandularodontogeniccystarisingintheposteriorregionofthemandible[J].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medicine,andpathology.,2014,26(4):468-471.[4]王维,池宇峰,谭锡涛,等.波及上颌窦的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及临床效果[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26(1):31-34.

[5]唐敏.开窗减压术与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疗效对比[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2):18-19.

[6]肖小平.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4,34(10):106-107.

[7]Saia,G.,Fusetti,S.,Emanuelli,E.etal.Intraoralendoscopicenucleationofasolitarybonecystofthemandibularcondyle[J].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2012,41(3):317-320.

[8]张耐新.120例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49-351.

[9]肖永超.开窗解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18.

[10]吴伟,潘凌峰,石宇远,等.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7):11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