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

孙青江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中医医院426100

摘要:目的:观察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单排螺旋CT诊断,并将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结果:56例患者经过单排螺旋CT诊断后,准确检出病灶患者共有54例。54例患者病灶分布情况为:椎间盘部分脱出21例、侧隐窝狭窄14例、硬膜囊受损10例、黄韧带肥厚7例、椎间孔狭窄2例。结论:单排螺旋CT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检查患者病灶处情况,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排螺旋CT;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诊断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之一,主要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脱出于椎管或者后方,使得周围的神经组织受到影响,患者会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1]。在该病症的影响下,患者不仅需要在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时还因行动不便导致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展开研究,均实施单排螺旋CT诊断,得出数据将其与手术结果相比,然后分析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其中耐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6.35±3.37)岁。最长病程3年,最短病程5个月,平均病程(1.75±0.24)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临床诊断;患者全部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本次实验相应协议;患者均具有较好依从性。

1.2方法

对56例患者均实施单排螺旋CT检查,具体为: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且双腿呈弯曲状态,选用单排螺旋CT机并采用轴位扫描方式进行扫描[2]。对仪器参数进行设定,具体为管电压120千伏、管电流300毫安,层间距3毫米、层厚3毫米、螺旋因子0.75、扫描间隔时间为1.5秒。行常规椎间扫描部分为L3~S1,采用进行轴扫描的位置为L3~L4、L4~L5、L5~S1[3]。另外,与之相邻的椎体上下缘也在扫描范围之内。在进行图像查看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同时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之对比,并对检出率进行计算。

1.3观察指标

对单排螺旋CT的检出情况、病症分布情况以及病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录入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组间检出情况,结局以百分比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2.156例患者单排螺旋CT的检出情况

单排螺旋CT的检出率为98.21%,正确性为96.43%,与手术诊断结果的100.00%、100.00%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探析价值,见表1。

表156例患者单排螺旋CT的检出情况[n(%)]

2.254例患者病灶分布情况

54例患者经过单排螺旋CT诊断后,病灶分布结果呈以下:椎间盘部分脱出21例(38.89%)、侧隐窝狭窄14例(25.93%)、硬膜囊受损10例(18.52%)、黄韧带肥厚7例(12.96%)、椎间孔狭窄2例(3.70%)。

2.3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螺旋CT检查表现

56例患者中共有54例患者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椎间盘部分脱出表现为,病灶处为弧形突出,且在椎间盘后缘中央;侧隐窝狭窄表现为,矢径偏小范围为在2.0~2.7毫米间(偏小),其中有1例患者一处侧隐窝矢径为3.3毫米,另一处为3.7毫米,均处于偏大状态;硬膜囊受损表现为;硬膜囊脂肪层已经不见或不对称,神经根推压移位;黄韧带肥厚表现为,厚度以超出正常韧带厚度5毫米,厚度在6~9毫米之间,其中部分患者有韧带钙化的现象;椎间孔狭窄表现为,关节突肥大增生,有骨刺形成在椎体后。

3.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容易出现病灶位置主要为L4~L5、L5~S1,该病症又被称为腰椎盘疝[4]。为了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尤为正确,只有尽早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进行诊断时,主要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片检查结果的方式,但是,X线片无法直接体现出腰椎间盘周围的神经压迫情况,因此,难以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病情,诊断率较低,更是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螺旋CT已经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最佳手段,与同样得到发展且广泛应用的MRI成像相比,螺旋CT的不仅成像效果较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正确性,且价格较低,可被大多数患者接受。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进行诊断,可将椎管形态及大小变化清晰的呈现出来,同时能够将椎骨直观显示,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5]。

本次研究中,选择56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单排螺旋CT检查,检查结果的检出率、正确性不仅与手术诊断结果差异较小,且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病灶处分布情况,治疗医师可通过病灶在影像学中的表现,准确的为患者进行判断,此次研究结果与苗姝慧[6]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单排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中具有显著价值,在为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医师可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曹勇.单排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8):42-43.

[2]单恩奇.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螺旋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0):110-112.

[3]麦天勇,魏萌涛,万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的临床探讨[J].医药前沿,2016(26):15-16.

[4]张文革.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经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52):317-318.

[5]冀星华.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39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14):391.

[6]苗姝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CT检查及诊断作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