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

陈龙

岳阳市中医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四种临床中常见的含有不同毒性成分的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各中药100g,各均分成50g,一组经炮制减毒处理后设为观察组,一组不进行减毒处理设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一质普联用仪(LC-MS)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中四种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情况,分析并总结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解毒原理。结果观察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34±0.03)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3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26±0.02)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21±0.03)g;对照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71±0.02)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6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73±0.03)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55±0.02)g。观察组中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的毒性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应依据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针对性的给予减毒处理以减少或降低其内的毒性成分含量。

关键词:中药;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减毒;炮制原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关注,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显著提升,但是大多数只侧重于西药方面,并错误的认为中药的毒性更低、药物副作用更小。事实上我国古代谚语就提过“是药三分毒”,因此中药若保存或使用方法不当,也会发生较为严重的中毒事件[1]。为此我们开展了相关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四种临床中常见的含有不同毒性成分的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草乌含乌头碱类中毒性成分,白花曼陀罗含阿托品类中毒性成分,吕宋含番木鳖碱类中毒性成分,山慈菇含秋水仙素类中毒性成分。以上四种中药各取100g,分别各均分成50g,一组经炮制减毒处理后设为观察组,另一组不进行减毒及任何处理设为对照组。

1.2方法

观察组内各中药均进行炮制减毒处理,具体方法如下:取草乌10g加水20ml;取白花曼陀罗10g加醋20ml;取吕宋10g放置于加热板上;取山慈菇10g加水20ml;分别观察四种中药变化情况。对照组各取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10g不进行减毒及任何处理。分别采用液相色谱一质普联用仪(LC-MS)对两组各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进行同等方法的5次测定[2],最终测定结果以5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准。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以95%为可信区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录入均客观、真实,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中药毒性成分含量比较

观察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34±0.03)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3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26±0.02)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21±0.03)g;对照组中草乌毒性成分含量为(0.71±0.02)g,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为(0.61±0.02)g,吕宋毒性成分含量为(0.73±0.03)g,山慈菇毒性成分含量为(0.55±0.02)g。观察组中草乌、白花曼陀罗、吕宋、山慈菇的毒性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对于直接取材的中药材原料一般不允许直接用于患者的治疗和使用,这是由于药材的药性和植物自身因素导致原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直接使用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中毒,因此炮制成为中药药材加工必不可少的一个工艺[3]。该项技术是指使用水制、火制或水火共制等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减少毒性,同时又不会破坏药物药性的处理工艺,有效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以及患者的人身安全。炮制解毒法自被发明以来,一直在我国中医药临床应用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也不断革新和创新,目前我国中医常用炮制解毒方法有烘焙法、清炒法、净制法、水飞法、浸法、漂法等[4]。由于中药药材较多,本研究选择几种主要成分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如含乌头碱类的草乌、含阿托品类的白花曼陀罗、含番木鳖碱类的吕宋和含秋水仙素类的山慈菇中,并以此进行药材毒性分析、中毒机制以及炮制解毒的分析[5]:

3.1乌头碱类中毒机制:乌头碱的主要毒性表现为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并对房室节和窦房节的神经传导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对心肌产生直接刺激,因此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紊乱。炮制减毒法:考虑到乌头碱容易发生水解,且水解后的产物-乌头原碱、乌头次碱也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因此对于此类中药采用水制法能显著减轻器毒性。

3.2阿托品类中毒机制:中药含有阿托品类生物碱较多见,其中阿托品作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会刺激和兴奋下丘脑、延髓的语言和运动功能区,但大剂量时反而会抑制;同时还会降低腺体的正常分泌功能、引起瞳孔扩大以及眼压升高。炮制减毒法:由于阿托品类生物碱属于氨基醇脂类物质,易溶于水且本身不稳定,因此水制法较为常用。而通过加热破坏莨菪烷结构;本研究所采用的是醋制法,利用阿托品类生物碱遇醋转化为消旋山莨菪碱、氢溴酸东莨菪碱以及硫酸阿托品等无毒物。

3.3番木鳖碱类中毒机制:番木鳖碱能够高度兴奋患者的脊髓神经,使其出现强直性抽搐、心率紊乱、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和低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窒息和死亡。炮制减毒法:高温加热以及砂烫法能够令番木鳖碱中毒性较大的马钱子、士的宁等生物碱成分的醚键断裂并转化为异马钱子碱、异的士宁等毒性较小的生物碱,因此干燥法较为常用。

3.4秋水仙素类中毒机制:秋水碱是临床常用的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的化学药物,因此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细胞遗传物质无法正常表达,同时还会对消化和泌尿系统造成严重刺激,干扰正常的神经中枢和平滑肌功能,并且阻碍造血细胞的形成。炮制减毒法:由于秋水仙碱极易溶于水,因此水制法即可。

本研究中通过对几种常见中药材毒性成分以及中毒机制的分析,并以此进行相对应的炮制减毒工艺后,结果在表1中与未进行炮制减毒的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种药物的毒性成分均显著减少,这与邹素娇[6]等的研究结果相近,充分说明中药材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但若给予正确的炮制减毒法后,药材的有毒成分会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临床中为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应依据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中毒机制,针对性的给予减毒处理以减少或降低其内的毒性成分含量。

参考文献:

[1]赖日明.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的原理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86-187.

[2]卓新凤.中药中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148-149.

[3]金华,石云,刘亚男.中药毒性及减毒方法研究概述[J].天津药学,2015,27(4):56-58.

[4]秦晓兵.浅论中药的毒性及其减毒方法[J].北方药学,2015(3):159-160.

[5]王晓梅,李云鹤.观察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65-266.

[6]邹素娇.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