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覃向丽

怀化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实施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5)、干预组(n=35),常规组采取针刺夹脊穴治疗,干预组实施针刺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实施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疗效

颈型颈椎病即局部型颈椎病,患者以头、颈、肩、臂疼痛及压痛为主要特点,可存在颈椎生理曲线改变,但无明显退行性病变。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也是颈椎病患者发病的最初阶段,加强患者的早期治疗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董氏奇穴针灸学是台湾董景昌在传统医学基础上创设的特色针灸方法,该针灸体系阵法较多,且与十四经穴命名、功效存在一定差异。重子穴和重仙穴是董氏奇穴常用穴位,是治疗颈痛、背痛的常用穴位。为进一步了解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本科室对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35例患者实施了针刺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现对疗效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5)、干预组(n=35)。常规组中含有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跨度20-67岁,平均年龄43.7岁(s=9.8);病程跨度1-14个月,平均病程7.4个月(s=6.1);干预组中含有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龄跨度20-67岁,平均年龄43.6岁(s=9.8);病程跨度1-14个月,平均病程7.5个月(s=6.2)。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参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确诊为颈型颈椎病患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头、颈、肩、臂疼痛及压痛,X线显示颈椎存在生理曲线改变[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其他因素导致的颈肩疼痛患者;严重合并症患者;其他骨科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患者;依从性差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针刺夹脊穴治疗,于颈椎、上颈椎及下颈椎棘突边0.5寸位置寻找夹脊穴,对穴位常规消毒处理,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1寸),实施直刺,刺入0.8寸,留针30min,10min/次行针,行平补平泻法。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

干预组实施针刺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根据患者实施病变部位选择对侧重子穴治疗,于患者掌心1-2掌骨间,虎口下1寸位置获得重子穴;选择患者病变侧重仙穴治疗,于患者掌心1-2掌骨间骨缝获得重仙穴。对穴位常规消毒处理,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1寸),实施直刺,刺入0.8寸,留针45min,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头、颈、肩、臂疼痛及压痛症状消失,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头、颈、肩、臂疼痛及压痛症状明显减轻,颈椎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头、颈、肩、臂疼痛及压痛症状及颈椎功能无改善或加重[42]。

②对比不同方案下患者疼痛状况。总分0-10分,评分高低与疼痛轻重负相关。

1.4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疼痛评分,t检验。用率表示总有效率,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分析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见下表1。

2.2不同方案下患者疼痛状况分析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见下表2。

表1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分析[n(%)]

3讨论

颈型颈椎病患者多处于颈椎病最早阶段,患者多因外伤、工作姿势不当、精神因素、慢性劳损等相关因素致病。颈型颈椎病患者以颈部不适感、颈部活动受限、头痛、肩部及背部肿胀酸痛等为主要症状,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

中医中将颈型颈椎病划为“痹症”范畴,该病的发生主要因气血瘀阻致病。以往临床多通过针刺夹脊穴治疗该病,而夹脊穴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董氏奇穴是台湾本土独有的针法,其包括放血疗法、头针、手针、耳针等多种针法,治疗方法丰富,且操作过程较为简单。董氏奇穴与常规针灸疗法存在一定差异,常规针灸以十四经络为主要理论体系,而董氏奇穴中部分穴位定位与十四经络穴位相同,但命名及功效存在差异,董氏奇穴中多数穴位定位与十四经络腧穴存在差异[3]。本次研究中主要对重子穴和重仙穴实施了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较常规组80.0%明显升高,周泉[4]等人的研究中采取针刺董氏奇穴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总有效率达100.0%,进一步说明实施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可提升疗效。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说明实施针刺董氏奇穴重子穴和重仙穴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可能是:董氏奇穴虽与十四正经穴位存在差异,但董氏奇穴可对十四正经穴位进行补充,重子穴和重仙穴与心包经相邻,且属于肺经,而心肺属于上焦,上焦不通将导致气血淤阻,引起颈椎病,进行针刺重子穴和重仙穴时,可有效改善上焦不通状况,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颈型颈椎病实施董氏奇穴重子重仙穴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余敏.颈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5):119-119.

[2]段圣德.远近配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5):12-15.

[3]梁怀成.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与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97.

[4]周泉,刘伶俐.针刺董氏奇穴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2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5):69-70.

[5]罗高学,秦绍芳.针刺董氏奇穴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医药前沿,2015,5(21):3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