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医护一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影响分析

葛建娥

天津市红桥医院天津30013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取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护理3个月够观察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可强化溶栓治疗效果。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微信平台;急性脑梗死;溶栓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因脑供血中断所致脑组织坏死。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较高,且症状一旦发生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必须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1]。对于急性脑梗死,临床中常用溶栓治疗,这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重要意义。但是常规治疗中,医生、护士及患者三者间常常出现关系分散情况,这样常影响到溶栓治疗效果[2]。近几年,本院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应用医护一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院接受的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8.6±3.2)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7.9±3.4)岁。一般资料上相比较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2)脑功能损害严重及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改变的患者。(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有颅内出血及有颅脑创设史者。(2)合并心、肝、肾器官损伤者。(3)正在服用抗凝药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护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医护一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3.1建立医护一体化诊疗护理小组微信群

神经内科急诊组长负责组建微信群,微信群名为“溶栓护理团队”,选择组员,组员为外科医生、影像科及检验科人员。微信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布置溶栓护理日常工作,分享溶栓中遇到的问题,定期上传至微信群中,可以是图片、文字及语音,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3.2医护一体化诊疗小组微信公众号注册

注册一个名为“急性脑梗死溶栓园区”的公众号,内容包括溶栓诊疗指南、溶栓护理、康复指导三个板块,小组成员扫描二维码关注内容,同时将公众号推广给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以进一步普及溶栓相关知识。

1.3.3溶栓前护理

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严格体格检查,电话或微信通知小组成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对急诊病例进行拍照并上传至微信群中,使微信群中的成员获取患者病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准备相应治疗用具。且让患者家属扫描关注公众号,了解溶栓相关知识。

1.3.4溶栓中护理

小组医生同护士一起查房,查房过程由责任护士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患者意识、肌力语言在溶栓治疗前后的情况。之后主管医生分析疾病病因、典型症状及诊疗方案,制定诊疗护理方案并实施,为患者提供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1.3.5溶栓后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工作,责任护士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复诊。溶栓后护理中诊疗小组成员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让患者及家属关注急性脑梗死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公众号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促进患者康复。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溶栓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在实施3个月后,借助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HISS)及Barthel评分表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溶栓准备时间与住院时间上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短,而在实施3个月后患者NHISS评分上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低,Barthel评分则是观察组要比对照组高,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疾病脑梗死溶栓患者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3讨论

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特点,可有效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疾病死亡率[4]。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溶栓治疗后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流再灌注,且治疗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在阻塞也常见,这对溶栓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严重还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为此,在溶栓治疗时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多推广医护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借助微信平台还可以缩短医护人员沟通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沟通不畅所致医患纠纷事件,打破医生、护士及患者三者间的关系,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责任制护理模式相比,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的诊疗护理模式对溶栓治疗效果影响更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溶栓准备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费才莲,荆瑶,杨颖,等.医护一体化联合微信平台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02-205.

[2]陶东霞,王延莉,马兰.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94-96.

[3]徐立,王群,张笑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257-260.

[4]薛芬,鲁娟娟,李好,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11-314.

[5]杨洁.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7):54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