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宫兴胜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黑龙江省大庆市163311

摘要:目的:浅析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83.3%,而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疗效

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往使用西药治疗不仅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患者常常难以坚持服药,一般不主张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法。近年来,通过中医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最大年龄为51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0.5±2.3)岁。在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0.9±2.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5%GS250毫升,其中加入0.25克的氨茶碱静滴,每天一次。另外给予患者沙丁胺醇2喷每天三次,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微克/250微克)1吸每天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使用的药材主要有:黄芪10克、沙参10克、白果10克、五味子10克、地龙10克、苏子10克、射干10克、甘草9克、石膏30克、杏仁10克、麻黄5克。给患者每天煎一次,每天服用二次。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需要持续治疗两个星期,如果患者的症状好转较快,可以适当减少药量[1]。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差、良好、优。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体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没有消失,而且患者的双肺存在严重的哮鸣音。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体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了一部分,患者的双肺还有哮鸣音,但是相对于治疗之前有所好转。治疗效果优的患者体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而且患者的双肺没有哮鸣音[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83.3%,而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在对照组中,出现副作用的总共有10例,其中恶心呕吐有3例,咽部刺激有2例,心悸有2例,失眠有3例,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6.7%。在观察组中,出现副作用的总共有2例,其中恶心呕吐有1例,失眠有1例,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副作用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咳嗽、喘息、胸闷是其主要临床症状。支气管哮喘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使用西药治疗不仅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患者常常难以坚持服药,因此业内人士都在积极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主要与肺、脾、肾有关。支气管患者不趁早接受治疗,就会造成肺、脾、肾的损伤,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引起死亡[3]。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补益脾肾法、扶正固表法、补气健脾法、宣肺补肾法、宣肺化瘀法、降气平喘法、温肺健脾法、清热化痰法、温肺化饮法、补肾纳气法等。但是仅仅使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也没有达到最优,因此临床上采取了中医结合西医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减少了副作用,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83.3%,而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出现副作用的总共有10例,其中恶心呕吐有3例,咽部刺激有2例,心悸有2例,失眠有3例,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16.7%。在观察组中,出现副作用的总共有2例,其中恶心呕吐有1例,失眠有1例,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中医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推广使用[4]。

参考文献:

[1]吴竞竞.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5(03):555-556

[2]王成祥,高尚社,杨建宇,李杨.中医论治支气管哮喘简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4(04):366-367

[3]袁保丰,秦黎虹.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因素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5(04):957-958

[4]王光炜.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4(03):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