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黄元香

兴国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析在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中予以地佐辛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选择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等体积氯化钠0.9%注射液麻醉,予以研究组静脉滴注5mg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比较观察经给予不同麻醉诱导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药效维持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予以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提高麻醉镇痛作用,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前镇痛;地佐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常用麻醉手段之一,多适用于在上肢等各类手术中。有报道显示,有效的麻醉可有助于患者放松精神状态,对手术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麻醉的应用虽然能使患者的手术疼痛感降低,然而对部分患者而言,也会对其产生刺激,由于受伤痛影响,容易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表现,其中包括:血压上升、疼痛及精神紧张等,降低麻醉效果。超前镇痛属于一种保护促使,对患者中枢神经敏感程度下降具有促进作用[2]。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探究经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麻醉后其效果情况,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两组。在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区间36-66岁,平均年龄(48.6±3.5)岁;行手术位置:7例肩部,14例前臂,22例上臂。在研究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区间37-67岁,平均年龄(49.6±3.4)岁;行手术位置:8例肩部,15例前臂,20例上臂。把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情况相比(P>0.05),数据间存在比较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机体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其中包括:BP(血压)和HR(心率)、ECG(心电图)和SpO2(血氧饱和度)等,并将患者外周静脉通道开放。予以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等体积氯化钠(生产厂家: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201;规格:250ml:2.25g)0.9%注射液麻醉。予以研究组静脉滴注5mg地佐辛注射液(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规格:1ml:5mg)超前镇痛。待五分钟后以肌间沟通法给予所有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即:30ml盐酸罗哌卡因0.3%混合液与盐酸利多卡因1%。行手术治疗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1.3评价标准[3]

实施Ramsay评分对麻醉诱导后患者的镇静程度情况进行评定,1至6分为分数值,其中,伴躁动和焦虑情况为1分,安静清醒,并且能够合作为2分,能够对指令做出反应为3分,对刺激有反应,且浅眠为4分,反应缓慢,入睡为5分,无法唤醒,深度睡眠6分。其中有效分数为2至4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工具,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s)形式表示,对比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对比行X²检验。数据间存在差异性则说明P<0.05。

2结果

2.1对比药效维持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药效维持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情况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详情如表1见。

2.2对比镇静评分情况

51.16%为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83.72%为研究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经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详情如表2见。

3讨论

麻醉诱导是行临床手术治疗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在手术治疗实施前,大多数患者因难以承受病症疼痛,很容易出现血压上升和疼痛、焦虑和心率加快等临床表现,使得易对麻醉干预产生影响;若患者临床表现严重,还易使麻醉效果下降。针对此情况,如果对患者行麻醉诱导前予以镇痛处理,不仅能使患者的负性心态改善,而且还能使麻醉效果得到提升。有报道表明[4],超前镇痛可通过降低患者手术前,中及后有害刺激的传入,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和外周的敏感化,从而能使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患者术后疼痛感下降。地佐辛属于混合类阿片类拮抗药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同时也属于μ受体拮抗剂与K受体激动剂,可对疼痛信号的传递起到一定的阻滞效果,虽然该药物的作用疗效和作用时间均相似于吗啡,然相比吗啡,其能降低患者成瘾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避患者心功能受影响[5]。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臂丛神经组织麻醉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从其结果中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药效维持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患者地佐辛超前镇痛,其麻醉效果良好,能将药效麻醉维持时间延长。另外,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说明,能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改善其不良心态。

总之,对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予以地佐辛超前镇痛,能有效提高麻醉镇痛作用,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培军,居奇吉.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1):126-128.

[2]杨兴.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14-115.

[3]陈华,姚国华,吴桂兰.地佐辛超前镇痛并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3):38-39.

[4]奚可军.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2):70-71.

[5]王小永,韩文占.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