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向融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价值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的价值。

关键词:微创钻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是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60%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患者在出现脑出血后,会产生大量血肿组织,出现占位效应,导致患者继发性脑部损害,死亡率与致残率均较高[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实施治疗,来将其脑部血肿清除,有着积极的意义。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但是患者接受不同术式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主要对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7月-2017年5月,根据治疗措施差异分组,30例为1组。所有患者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其出血量在30ml-60ml之间,均值为(46.52±7.25)ml。将合并神经外科手术禁忌症、脑疝、严重躯体性疾病等患者排除。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18/12,年龄范围为45岁-74岁,年龄均值为(58.96±8.02)岁。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16/14,年龄范围为44岁-73岁,年龄均值为(59.01±7.89)岁。

本次研究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的状态下实施,2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实施全身麻醉,在头颅CT的引导下,对颅内血肿相应的穿刺点进行定位,采用YL-1型粉碎针对患者的颅骨穿透,进入患者的血肿,采用无菌注射器(10ml)抽吸其血肿,在存在负压的状态下,则停止进行抽吸。在完成抽吸后,对引流管留置,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采用CT定时对其颅内血肿情况进行复查,并根据其血肿残留情况,将适当的生理盐水和尿激酶注入,每天注射治疗2次,在完成注射后,对引流管夹闭,时间在2h-3h左右。

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术,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头颅CT的引导下,在其头皮处作切口,切口长度在4cm左右,之后依次切开,将其颅骨充分暴露出来,采用撑开器撑开患者的切口,在钻孔后,采用咬骨钳扩大骨窗至3cm左右,将硬脑膜十字切开,仔细将血肿清除干净,最后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并逐层将切口关闭。

1.3观察指标

对2组手术效果(显效:意识清醒,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肢体肌力在3级以上;有效:意识清醒,或存在意识轻微模糊,其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无效:意识不清醒,自理能力未改善;以显效率+有效率作为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手术效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5。如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而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若患者的出血量在30ml以内,则可为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出血量在30ml-60ml之间则为中等量出血,此类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将其血肿彻底清除,避免其因为血肿占位,而出现继发性脑损伤的情况,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

小骨窗开颅术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术式之一,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若患者的病灶位置较深,则难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保证[3]。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其引流效果好、创伤小、密闭性好,可以防止患者因开颅所致的并发症,以血肿引流的方式来将颅内压水平降低,可阻断凝血级联反应对患者脑细胞所造成的毒性作用,尽快恢复患者的受损神经[4]。同时,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可以将患者血肿周围存在的组织液引流出来,将颅内水肿的情况减轻,促进血肿周围相关脑组织供血的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实验组,其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创钻孔引流术以及小骨窗开颅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患者意识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兴军.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与微钻孔血肿腔置管引流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4-6.

[2]王天荣,黎志洲,黎华清等.微钻孔血肿腔置管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103-104,43.

[3]李毅毅,马宝新,郑定柯等.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3):110-112.

[4]裴明和,孙捷.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5,9(1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