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胰腺癌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王松梅

王松梅

大兴安岭呼中区人民医院165036

摘要:探究胰腺癌的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腺癌;内科;治疗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呈上升趋势[1]。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胰腺癌的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4.3±2.2)岁。

2诊断

2.1症状体征上腹痛、上腹部肿块和黄疸最常见。

2.2B超和腹部CT扫描是诊断胰腺癌的最常用影像学手段,彩色B超、螺旋CT、MRI、PET-CT等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

2.3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CEA、CAl99、CA724、CA50等。CEA在包括胰腺癌、胃癌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均有升高,胰腺癌阳性率83%~92%,术后CEA升高提示复发;CAl9-9对胰腺癌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免疫过氧化酶法检测CAl9-9,胰腺癌准确率达86%。美国有作者报告424例胰腺癌术后,CAl9-9水平明显下降者可改善存活[2]。

3内科治疗

3.1化疗原则

全身化疗可作为胰腺癌的辅助治疗,也可作为局部晚期不能切除或有转移病变胰腺癌的主要治疗;全身化疗可作为胰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也可作为术后复发的姑息治疗。

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脉滴注超过30分钟,三周内每周1次,连续3次,然后休息1周为一周期,作为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标准化疗(1级推荐);吉西他滨单药或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作为5-Fu为基础联合化疗的替代治疗。含吉西他滨的联合化放疗可用于局部晚期不能切除胰腺癌患者,也可作为辅助治疗[3]。可选择固定剂量输注[10mg/(m2·min)]的方法替代标准吉西他滨30分钟静脉输注(2B级)。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TTP(到疾病进展时间)或OS(总存活)以及1年生存率有益或潜在有益。吉西他滨两药联合可选择GP(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E(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3周方案)、GC(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等。吉西他滨联合C-225(西妥昔单抗)或吉西他滨联合贝伐单抗可作为Ⅲ期临床试验。奥沙利铂联合5-Fu可作为二线治疗,对未用过吉西他滨者可选择吉西他滨作为胰腺癌的二线化疗;用过吉西他滨者可考虑卡铂他滨(1000mg/m2dl~14,三周方案)、5-Fu+草酸铂(2B级推荐)。

3.2ESMO(欧洲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诊断治疗和随诊的基本推荐

3.2.1按照TNM分期,胰腺癌5年生存率:Ⅰ期5%~35%,Ⅱ/Ⅲ期2%~15%,Ⅳ期<5%[4]。

3.2.2术前术后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作用仍有争议。

3.2.3转移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是有效的全身治疗,特别需要姑息手术缓解梗阻性黄疸和胃排空受阻。

3.2.4化疗作用有限,与5-Fu相比,吉西他滨有生存益处。

3.3不能切除或转移性胰腺癌的化疗

3.3.1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存活和生活质量:已发表的化疗vs.BSC(最佳支持治疗)或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413例晚期胰腺癌MST(中位存活时间)6~9个月vs.2.2~3.7个月(P<O.05);生活质量改善>4个月者,QOL43%vs.5%。

3.3.2吉西他滨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1995年ASCO年会报告吉西他滨与5-Fu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吉西他滨在临床受益反应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3.3.3术前化疗不仅提高了胰腺癌的切除率,同时还降低了切缘阳性率,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3.3.4化疗联合放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存活:一组181例应用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后无进展者,随机分为化疗联合放疗和单纯化疗两组,结果化放疗组中位无复发存活10.8个月,中位总存活15个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的7.4个月和11.7个月,P<0.005。

3.3.5胰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逐渐引起重视:已公布的一项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性胰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PA3试验),患者随机接受吉西他滨l000mg/m2iv和厄洛替尼100~150mg每天口服,或者单用吉西他滨。结果与单用吉西他滨组相比,Tarceva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位生存期有所延长(6.37个月vs.5.91个月,P=0.034)。虽然这个研究结果倍受争论,然而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的专家们认为鉴于部分患者OS绝对受益超过1个月以上,可选择适当的患者试用之。

2005年ASCO年会上报告56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或安慰剂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5]。吉西他滨1000mg/m2iv每周1次,连续7周,休息1周。然后每周1次,连续3周休息1周(4周方案)。厄洛替尼100mg每日口服,以后有48例患者厄洛替尼剂量上调至150mg每日口服。从2001年11月~2003年1月,569例入组,分析资料时485例已经死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总存活有显著差别(P=0.025),1年生存率24%vs.17%,无进展存活亦有显著差别(P=0.003),肿瘤控制率57%vs.49%。加用厄洛替尼后轻度皮疹、腹泻和骨髓毒性略有增多,Ⅲ/Ⅳ度毒性罕见。还有作者报告厄洛替尼150mg每日口服,联合Xeloda1000mg/m2biddl~14,中位生存时间6.7个月;吉西他滨联合CPT-11和@225疾病进展时间8个月,中位存活时间13个月,1年生存率64%。其他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还有贝伐单抗、西乐葆、反应停、伊马替尼等。英国学者报告吉西他滨联合13-顺-维甲酸治疗晚期胰腺癌不能改善疗效[6]。靶向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生存益处还需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4结果

30例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

5讨论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吸烟是最为肯定的因素。高胆固醇、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可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险,多食蔬菜、柑橘类水果、纤维素和维生素C可降低患胰腺癌的危险。

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对于不能切除或转移性胰腺癌,化疗可以改善存活,吉西他滨单药是标准治疗;含吉西他滨化疗可以改善胰腺癌切除术后特别是淋巴结阳性或切缘不净患者的存活;作为胰腺癌其他治疗之前的初始治疗,化疗与其他治疗有协同作用,特别是作为术前治疗可提高胰腺癌切除率,降低切缘阳性率;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优于吉西他滨单药;吉西他滨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存活。总之,胰腺癌的内科治疗需要更多的Ⅲ期随机研究来提高其治疗水平。

本研究通过我院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达,郭俊超.胰腺癌基础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1):4-6.

[2]赵玉沛.胰腺癌诊治现状与展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3):205-206.

[3]吴河水,王春友.胰腺癌诊治进展[J].腹部外科,2014,(6):393-394.

[4]王梦,杨继元.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11):850-853.

[5]朱慧,李玲.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6):447-450.

[6]焦锋,韩婷,崔玖洁,王理伟.晚期胰腺癌内科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7):75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