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影响

雷琼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肺癌化疗患者64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癌因性疲乏有效改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临床效果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压力的增加提升了癌症发生率,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肺癌。近年来,虽然癌症的治愈率明显提升,但是病变期间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其中癌因性疲乏较为常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为此,本文要研究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肺癌化疗患者64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2例。

研究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38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57.85士6.20)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2例。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36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58.06士6.71)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213例。

2组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护理流程

参照组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详情流程为: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心理疏通。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详情流程为:将护理干预质控小组予以建立,之后对患者普及癌因性疲乏有关知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结合具体状况将护理实施路径予以制定。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求患者评估后签名,之后将护理干预方案予以制定,评价综合护理效果。具体流程为:①运动干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如:身体状况、年龄和身体功能,之后将针对性康复运动训练予以制定,主要包括:有氧健身操、太极拳和间断步行,时间为30分钟。结合患者的恢复状况将运动时间、强度和频次适当增加,运动后需严密监测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②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为其和家属讲解癌因性疲乏的有关知识和临床特征,告知患者良好情绪可对症状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2]。另外,可予以患者鼓励,让其将情绪变化积极表达,我院可定期组织联谊会,这样不仅使患者的自身压力得以缓解,同时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必要时可为患者播放轻柔喜爱的音乐,使其身心疲乏缓解的同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③饮食指导。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受到诸多影响致使食欲不佳,因此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喜好将多样化饮食方案予以制定,日常可利用多种烹饪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饮食,使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此期间,需嘱咐患者不得食用油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降低白细胞[3]。另外,在饮食期间需适当将补血养气的食品适当增加,同时将药膳放入饮食中,从而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以调节。

1.3指标的判定[4]

利用简易疲乏量表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为0分,表示无疲乏,结果为1至3分,表示轻度疲乏,结果为4至6分,表示中度疲乏,结果为7至10分,表示重度疲乏。之后利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为:十分满意(>90分)、较为满意(70至89分)和不满意(<70分)。

1.4数据处理

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疲乏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改善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

3讨论

癌症患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身心和社会因素等引发癌因性疲乏,之后会表现诸多不适,如:筋疲力倦、劳累和厌倦,其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会严重影响机体功能。据有关资料显示,上述影响与癌症本身和治疗期间产生的营养不良和贫血有着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肺癌患者完成化疗后会对患者的精力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会使患者生存率降低,致使患者发生严重心理负担的同时产生疲乏症状[5]。

系统化护理干预通过评估患者的癌阴性疲乏,结合具体结果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予以制定,可对护理盲目性进行有效规避,从而使患者癌阴性疲乏有效改善[6]。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比对两组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另外,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满意度100%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81.3%,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足以证实了系统化护理干预更具优势,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综上总结,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癌因性疲乏有效改善,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罗捷.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59-60.

[2]吴英雪,陈丽贞,李燕凌等.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80-81.

[3]张艳.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212.

[4]李世芬.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2):60-62.

[5]黄辉.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358-359.

[6]蒋军英.癌因性疲乏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