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刘闯

常宁市三医院湖南衡阳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耳炎患者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中耳炎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氧氟沙星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听力改善幅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4.29%,研究组是9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听力改善幅度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治疗期间,应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听力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中耳炎;地塞米松;氧氟沙星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此类疾病临床表现以听力下降、耳内流脓及鼓膜穿孔等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60%左右患者患病后伴有听力受损现象,如果未及时治疗该病,将会加重疾病,经过长时间发展,则会增加治疗难度,有些甚至产生耳聋[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受的中耳炎患者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中耳炎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中,有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值是55岁,最小值是20岁,均值(36.03±5.74)岁;研究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大值是57岁,最小值是21岁,均值(36.12±5.72)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与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②此次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均签署了知情研究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②存在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氧氟沙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206;生产厂家:浙江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方案,详细内容如下:①应用3%的双氧水对中耳腔及外耳道进行冲洗;②利用无菌棉条对脓液进行擦洗;③将无菌棉条蘸取100ml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并将其均匀涂抹在外耳道内部,在外耳道口置入无菌干棉球,1次/日,每个疗程7天,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

1.2.2研究组

本次患者接受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170;生产厂家: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详细内容如下:①将地塞米松20mg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混合在一起备用;②应用3%的双氧水对中耳腔及外耳道进行清洗,利用无菌棉条对脓液进行擦拭;③利用无菌棉条蘸取混合液100ml,然后将其涂抹在外耳道内部,并在外耳道口防止无菌干棉球。同样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听力改善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和内容。疗效判定:①停止药物治疗后,患者鼓膜穿孔症状消失,并且听力恢复正常则表示显效;②停止药物治疗后,患者鼓膜穿孔症状显著改善,而且听力基本改善表示有效;③停止药物治疗后,患者鼓膜穿孔未改善则表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的处理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是均数±标准差(±s)和率(%),前者检验值为t,后者则为x2,组间比较经P值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对照组是7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3讨论

临床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以控制感染为主,在此期间,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尤为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关专家认为,抗菌药物能够直接作用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上,而且能够抑制革兰阳性菌。除此之外,现阶段,主要采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及新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受到了一定限制[2]。所以,本次试验针对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中耳炎效果进行研究。

地塞米松属于人工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主要功效包括抗过敏和抗炎。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74.29%和9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听力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由此可见,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较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更优。

据有关资料显示,氧氟沙星能够对细菌DNA的转录及复制进行有效抑制,使得细菌及早死亡。其具有抵抗多种细菌的功效,例如假单胞菌属细胞、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等。但是对于厌氧菌、溶血链球菌及粪肠球菌等具有较差的抗菌活性。而地塞米松可以对炎症细胞聚集进行有效抑制,降低炎症反应,避免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具有扩张血管、缓解炎症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康复[3]。

总而言之,将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中耳炎治疗之中,在改善患者听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苏丹,潘晓倩.头孢呋辛酯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38-139.

[2]付文义.外耳道负压引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2016,17(3):387-389.

[3]陈海林,廖艳萍,黄辉.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11):2089-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