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早期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吴春秀

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产科301800

摘要:目的:探讨将早期综合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以及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接受基础护理,乙组接受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分娩情况以及妊娠并发症情况。结果:乙组阴道分娩数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妊娠并发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顺利生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进。

关键词:早期干预;妊娠高血压;妊娠结局

女性在怀孕20周以后容易患发妊娠高血压,患者会产生全身性的小动脉痉挛、身体浮肿、高血压以及蛋白尿等,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情节严重者会引起患者心肾功能的衰竭,甚至会导致胎儿以及孕妇的死亡[1]。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日常难以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需要执行早期的干预,尽最大努力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保障胎儿以及母体发的安全[2]。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近期到我院实施分娩以及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干预的效果展开研究,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汇报。

1.患者资料与治疗方案

1.1患者资料

本组研究所有的样本对象是选自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以及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将其分成甲组(54例)与乙组(52例),甲组患者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9.7±3.2)岁;平均孕周(35.5±2.8)周,初产妇为46例,经产妇8例;乙组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9.5±3.1)岁;平均孕周(35.2±2.6)周,初产妇为43例,经产妇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患者基线信息的对比上并未显现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可参与研究的后续比较。

1.2治疗方案

甲组患者接受基础处理,包括定期产检镇静以及降压处理等,而乙组则实施干预措施,具体的内容包括:(1)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如出现焦灼不安及时予以心理干预或适量镇静剂处理;(2)指导患者食用低脂高钙以及高纤维食品,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每天摄入250-300克的碳水化合物以及100克新鲜果蔬,适量高蛋白与奶制品,让患者尽量饮用硬水[3]。(3)采用有效降压以及解痉挛等措施,有先兆子痫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以及血镁浓度;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0毫克地西泮实施镇静措施;水肿患者加入利尿剂等治疗[4]。(4)定期给患者执行产检测量患者的体重以及血压指导患者在卧床时主要以左侧卧为主。

1.3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具体分娩情况,统计其中发生的妊娠并发症;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预后。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的数据所得均采用美国公司研发的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达计量材料,并执行t值检验,百分比(%)用来表示组内的计数材料,并实施卡方(X2)检验,最后的组间结果以P<0.05作为检验具有统计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

乙组患者执行剖宫产、产钳分娩以及阴道分娩的数量分别9/4/39例,分别占比17.31%,7.69%,75.00%;而甲组患者分别为21/5/28,分别占比40.38%,9.26%,51.85%;乙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甲组,而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两组的组间对比差距较大。

2.2对比两组的妊娠并发症

乙组的妊娠并发症为4例(7.69%)明显少于甲组的12例(22.22%),P<0.05,详见表1。

2.3比较胎儿的预后情况

经实施相应的措施后,乙组有7例患者的胎儿的预后发生异常情况,其中包括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3例以及足月小样儿2例;甲组出现19例异常胎儿,包括新生儿窒息6例,早产儿9例以及足月小样儿4例;两组的组间对比差距较大,P<0.05。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该疾病的患发容易引起孕产妇的死亡,可促使患者全身多处器官受到损伤。妊娠高血压的病理变化是患者产生全身性的小动脉痉挛,促使其全身的血容量减少,血液浓度也因此发生改变等,最终促使新生儿出现缺氧以及营养气不足的症状[5],不仅孕产妇需要面临剖宫产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还会影响新生儿的预后。因此,为该类疾病的孕产妇执行早期的干预尤为重要。

本组的研究显示:经干预后,患者剖宫产的情况较明显降低,阴道分娩率明显上升;而且,乙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获得显著降低,P<0.05,说明执行干预所示后,患者的妊娠结局发生了显著改变,此外,两组患者的胎儿没有出现围产期死亡的情况,乙组的预后明显优于甲组,P<0.05,说明早期的干预可提升新生儿的预后质量。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顺利生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进。

参考文献:

[1]白京霞.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45):237-238.

[2]马菁雯,赵艳.低分子肝素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体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6):1161-1164.

[3]赵秀芳,张金霞,王翠荣.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2):304-306.

[4]杨瑞.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1):79-81.

[5]李小丽,李星星,安红军.妊娠期血糖水平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5020-5021.

[6]何健尉,伍丽霞.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6):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