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促进工厂职业人群掌握卫生知识方面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健康教育在促进工厂职业人群掌握卫生知识方面的效果观察

孙晋洁

长治市健康教育所046011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工厂职业人群卫生知识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工厂职业人群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我所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一年后,再次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次工厂职业人群健康知识评分和疾病防范意识评分。结果:初次进行健康教育的工厂职业人群健康知识评分和疾病防范意识评分较第二次检测明显更低,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工厂职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加强其卫生知识和疾病防范意识,对工厂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工厂内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工厂职业人群;卫生知识;效果观察

就目前来说,多数工厂职业劳动者在进行企业生产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1]。如果不对相关的卫生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职业病的防护,就有可能导致相关职业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健康,甚至可能威胁到其生命[2]。本次研究中,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工厂职业人群卫生知识掌握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工厂职业人群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男性,经临床诊断均不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研究对象年龄为24-46岁,平均年龄为(31.1±6.3)岁。工作年限为(1-6)年,平均工作年限为(3.1±1.6)年。所有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做好工人的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根据工人的具体状况,应当由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卫生知识讲解。在进行讲解时,应当尽可能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工人进行交流,以保证工人对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在进行沟通和交流工作时,应当尽可能了解工人内心想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沟通。一方面保证工人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使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有所成效。

除此之外,建议工厂做好工人的饮食管理。由工厂医务人员对工人的工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每日营养餐,从而保证工人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够获得营养,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工人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其中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1.4评价标准

选择我所自主制定的健康知识评分和疾病防范意识评分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工厂职业病包括哪些、引起尘肺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适合于接触粉尘(或放射线)作业的营养食物有哪些、工作中是否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等,对工人进行卫生知识调查,满分100,得分越高,说明工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更优。

2结果

初次进行健康教育的工厂职业人群健康知识评分和疾病防范意识评分较第二次检测明显更低,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健康教育前后的得分结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