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研究

郭翠华

赣州市中医院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341000

摘要:目的对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疲劳程度和膈肌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样本的选取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人数为31例,其在临床恢复中开展常规康复训练护理,为A组;第二组患者人数为32例,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胸式呼吸训练,为B组;第三组人数为35例,患者在常规恢复训练基础山开展腹式呼吸训练护理,为C组。在三组患者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三组患者的疲劳严重度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B组和C组患者,其在临床护理完成之后,患者的疲劳程度要明显低于A组,且B组合C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测试数据也要优于A组,P<0.05。而对于B组合C组,C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要优于B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其开展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更好的缓解脑卒中后疲劳情况,同时呼吸训练还能够对患者的膈肌进行良好的锻炼,帮助患者增强恢复效果。

关键词:呼吸训练方式;脑卒中后疲劳;膈肌功能

对于卒中后疲劳症状,其指的是卒中患者在救治成功之后,患者出现病理性的疲劳症状,对于这种症状,其通过传统的休息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患者在恢复期间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长期性的主观性疲劳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我院引进了呼吸训练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脑卒中后疲劳症状,本文对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在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对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其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患者人数为31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0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1例,患者年龄分布在52岁到67岁之间,其平均年龄达到了57.2岁;第二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康复训练和胸式呼吸训练方式,该组患者人数为32例,其男女比例为21:11,患者的年龄集中在50岁到6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8.9岁;第三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模式,患者人数为35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1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4例,其年龄主要分布在51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59.2岁。对比三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基础数据,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于三组患者,其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的是不同的护理模式,A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康复训练,对于改组患者,其在康复期间卡站相应的功能性锻炼,训练强度逐渐增大,但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不针对患者进行专门的呼吸训练。B组患者开展的常规护理结合胸式呼吸训练,改组患者除去常规康复训练之外,其还需要采用仰卧位进行胸式呼吸训练,具体的锻炼方法为以鼻进行吸气,然后屏气3到5s时间,呼吸的频率需要控制在5到6次/min,每天进行2次呼吸训练。C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腹式呼吸训练,其锻炼同B组患者相似,但在呼吸过程隆起位置为腹部。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工作中患者的临床数据,其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患者的临床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的方法,对比上述数据,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康复训练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对比三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可以发现,三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结束之后,其在气道峰压和呼吸压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下降,且三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分析:

2.2康复训练前后患者膈肌肌电对比分析

对比三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膈肌肌电数据可以发现,三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完成之后,其膈肌肌电都有所增加,且康复训练前后各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三组患者在临床康复训练完成之后,患者的膈肌肌电增加程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2.3康复训练前后疲劳严重程度对比分析

通过对三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疲劳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三组患者康复训练之后,其疲劳程度都有所下降,且三组患者间的下降幅度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B组>A组,P<0.05。

3讨论

对于脑卒中疾病,其是脑血管功能受到损伤的一种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日常饮食中的油腻和杂质也在逐渐增多,这使得人们的脑卒中疾病发病率大大提高,且该疾病在治愈之后,患者往往会遗留较多的后遗症。对于脑卒中后疲劳症状,其在脑卒中患者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当前针对该症状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后遗症问题的出现,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摄入的氧气越多,其出现运动型疲劳症状就越轻。

在本文研究中,对当前常见的常规康复训练、胸式呼吸康复训练和腹式呼吸康复训练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三种训练方式都能够对患者的膈肌功能进行改善,但根据患者的呼吸和运动程度不同,其疲劳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研究得知,三种康复训练中,腹式呼吸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最佳,对于这一情况,其可能是由于腹式呼吸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膈肌进行锻炼,因此患者的疲劳程度较低,且其膈肌功能恢复状况最佳。

参考文献:

[1]孙瑞,李洁,周芳,梁玉,马艳.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05):543-546.

[2]兰翠霞,李惠勉.康复治疗对老年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63-65.

[3]盛晗,邵圣文,王惠琴,姚梅琪,陈金花.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6):712-715.

[4]张慧琴.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