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胡忠旭

保康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6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将1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55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将两组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的总有效率(96.36%)、不良反应发生率(9.09%)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肝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安全性

肝胆结石指的是在肝胆系统内任何部位出现的结石[1],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且存在年龄相关性的特点,年龄越大,出现肝胆结石的可能性越高,加上我国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2],肝胆结石的发病率上升较快。手术是治疗肝胆结石的主要方式,受肝胆解剖结构复杂的影响,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结石残留等情况。择取我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110例开展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的应用效果,正文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110例,病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20日,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观察组(n=55)——性别:32例男,23例女;年龄范围:以25岁为下限值,以66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41.56±4.86)岁。其中胆总管结石23例,胆囊结石22例,肝总管结石10例。

对照组(n=55)——性别:34例男,21例女;年龄范围:以27岁为下限值,以68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41.62±4.93)岁。其中胆总管结石24例,胆囊结石20例,肝总管结石11例。

对照组及观察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一般资料的差距微小(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方法

本组(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对结石位置和数量进行明确,术前叮嘱患者禁食8h以上,予以补液和抗感染治疗。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并行气管插管全麻,人工气腹的腹压设定为12mmHg。于右肋缘、剑突下、锁骨中线处作操作孔,尽量同胆总管保持垂直。置入腹腔镜器械,在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后对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进行分离,在胆囊动脉近端、远端分别放置可吸收夹、钛夹,将动脉离断,之后离断胆囊管并顺行剥离切除胆囊。解剖二指肠韧带,作1cm长的纵行切口于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前臂无血管交汇处,置入纤维胆道镜,使用取石钳直接取出结石,反复对胆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留置T管后将胆总管缝合,放置引流管。

对照组的术前操作和麻醉方法和观察组相同,切开胆总管前壁,采用取石钳取出结石,使用纤维胆道镜观察是否有残留结石,留置T管。

两组在术后均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四周经造影检查显示无结石残留后将T管拔除。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且结石基本排出;好转: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大部分结石排出;无效标准:临床症状稍有改善,但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数量变化不大,1-无效概率=临床总有效率。

(2)统计两组肝胆结石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SPSS20.0软件行卡方检验,以P<0.05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差距明显。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的总有效率(96.36%)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临床疗效[n(%)]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未十分明确肝胆结石的病因,但分析认为饮食不当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取出结石,但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切开胆总管,创伤大,且不能有效清除细小结石,不仅患者依从性差,且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3]。

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另外腹腔镜能够准确定位结石部位[4],充分暴露和扩大手术视野,可有效清除细小结石,提高结石清除率,能够减少腹腔污染,还能减轻手术操作牵拉组织,使手术应激减小,且术后基本上不会遗留瘢痕,能够满足患者对切口美观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操作难度大,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微创治疗同开腹手术相比,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石清除率更高;观察组肝胆结石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更低,这说明了腹腔镜微创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临床安全性较高。

总而言之,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安全有效,预后效果良好,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肝胆结石的治疗中。

参考文献:

[1]柳艳国.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786-3787.

[2]刘鑫,高再生,刘春庆,等.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99-101.

[3]付云.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3):99-100.

[4]石建伟,姜振国.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