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剖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双胎剖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林艳华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妇产科天津市3015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02月28日期间在我院就诊且超声检查已经明确诊断为双胎且具有剖宫产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不同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双号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在双胎剖宫产后出血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通常是指胎儿分娩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ml,死亡率高。双胎剖宫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其发生出血率高于普通单胎孕妇,预防护理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护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具有安全、舒适、全面、效果佳等优点[1]。本实验主要是分析探究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及临床意义,特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双胎剖宫产孕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双胎且具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共计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排除具有严重心脑、有出血倾向、瘢痕子宫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5-3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12±2.14),孕周在(38.23±1.14)周。按照病号的单双号不同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共50人,其中首次妊娠为18人,非首次妊娠32人,双号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共50人,首次妊娠20人,非首次妊娠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一般状态等方面比较,不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实验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实验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的住院患者,能方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具体如下:(1)产前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规的产前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其家属对妊娠分娩及可能发现的风险及预防有正确认识,提高自身的意识,定期进行产检。(2)剖宫产前:完善血尿常规及妇科彩超,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如患者有感染、高血压、贫血等,制定好预后的护理措施。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备好血型相符的血液。(3)产后护理措施:对于高龄产妇、产前超声提示羊水量过多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15ug舌下含服,记录产妇术中出血量,回到病房后主义保暖,勤翻身,鼓励患者多与婴儿接触,早吸允,刺激产妇的乳房,预防产后出血。术后用冰盐水冰敷子宫。(4)出血后的护理措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以免补液量过大出现急性肺水肿。患者大出血后身体机能较差,为避免发生感染,可以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抗炎治疗。也可以尝试用宫腔填塞布条进行压迫止血。

1.3观察指标[2]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小于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大于8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出血率及满意度[n,%]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与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关。双胎妊娠分娩时由于产妇怀孕期间子宫肌肉长期被过度拉伸,胎盘附着部位血窦完全开放,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健康[3]。目前产后出血的预防已成为妇产科比较关心的问题,预防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通过使婴儿与母亲早期接触,早期吸允、冰敷子宫等措施促进子宫的收缩,进而使子宫内的积血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4-5]。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经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小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后出血的预防中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笔者认为:观察组的疗效之所以优越是因为该方法更强调于人文理念理念,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有一套规范的护理措施能对于产后出血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预见性,能有相对的应对处置措施,而对照组疗效欠缺。

综上所述,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后出血的预防中效果显著,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措施,出血率得到了降低,患者对其满意度提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辉丽.双胎剖宫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75 ̄76.

[2]孔萍萍,曹飞,韩婷,等.1例双胎妊娠合并Stanford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报,2014,21(24):55 ̄57.

[3]胡宏强,蔡英蔚,沈七襄,等.双胎妊娠剖宫产风险分析与预防[C].//2014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30 ̄135.

[4]王姗,罗方媛,何国琳,等.131例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2):65-70.

[5]贺彤.B-Lynch缝合术预防双胎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5):711-7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