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药品用药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糖尿病口服药品用药趋势分析

易锦文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人民医院331600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的现状、趋势,并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药库电脑中的《药房药品销售》为依据,对我院2015年~2016年口服糖尿病药品使用品种、用药频率(DD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其2015年用药总量最多的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吡嗪缓释片,至2016年,用药总量最多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美脲胶囊,且DUI值均在1以下。结论:用药频率排序反映了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趋势,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药品;趋势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尿糖增高、高血糖,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机体多种物质代谢紊乱,根据发病特点分为继发性、原发性,通过统计往期报道,可发现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若干预不及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并发皮肤、神经、视网膜、肾、心血管等器官病变[1]。对此目前治疗方案的延续性,常实施药物治疗,其能够利于患者长期使用。而本文旨在探索近年来降糖药使用情况,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016年售出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且均来自我院药库电脑中的《药房药品销售》。

1.2方法

统计、分析药品的销售数量和使用频率排序,用SPSS17.0软件分析。药品的限定日剂量依据《新编药物学》取其适应证剂量,未收获的药物则结合药品临床用药情况和说明书确定。以药品的总消耗量处于DDD值,获取该药使用频率。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降糖药使用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如表1所示:

表1:分析患者2015~2016年用药情况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老老龄化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生率逐渐上升。一旦机体患有糖尿病,便需终身性服药,若漏服或不坚持,均可导致神经、足部、肾部、血管、脑部、心等器质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分析各类降糖药物利用价值性,从而更好控制患者病情[2]。

在患者选择药物时,不仅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还需考虑药物安全性,比如磺脲类药物较为常用,且安全性更高,因此近年来使用率逐渐上升,例如格列美脲片,其属于磺脲类药物,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胰岛素β细胞,从而发挥降糖功效,同时通过联合其他药物使用,能够排泄胆汁,减轻肾脏负担,对预防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性[3]。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其2015年用药总量最多的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吡嗪缓释片,至2016年,用药总量最多为格列美脲胶囊,表明格列美脲的使用频次较高,患者对于该药物的选择较多,深入研究,由于格列美脲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在早期便属于一类常用药,因此部分基层医院仍广泛性使用[4]。本文研究中,格列吡嗪缓释片的用药频率较大,临床学者还发现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主要是由于其作用效果较慢,半衰期较长,能够维持药物稳定性,从而避免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其使用率也逐渐上升。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促进病情恢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降糖药,尽可能保证用药合理性,本有研究亦显示,2016年总用药量较2015年更高,其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患者的服药总量递增相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糖尿病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对此在选用用药时,需利用药物指数评价用药合理性,且实施综合性分析,从而提高整体疗效,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总而言之,目前临床降糖药种类较多,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根据患者病情、耐受性、过敏史,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鲁镜,甄健存.我院2013-2016年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医嘱审核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2):113-115,118.

[2]许樟荣.使用胰岛素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尿病药物应用[C].//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252-252.

[3]李洪福.2009-2011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29-31.

[4]李慧群.我院2008-2010年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用药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