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临床护理干预及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急性盆腔炎临床护理干预及其效果分析

杨立君

湖南省湘阴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岳阳4146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6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行一般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对于盆腔炎疾病知识的熟知率为31.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5.0%(P<0.05);实验组遵医嘱行为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大大低于常规组的40.6%(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盆腔炎;应用效果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patientswithacut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Methods:fromSeptember2014toSeptember2015inourhospital64casesofacut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eachgroupof32cases,theconventionalgroupreceivedgeneralnursing,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nursinginterventiononthebasisofconventionalgroup.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for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knowledgewiththerateof31.3%,higherthanthatofconventionalgroup25%(P<0.05);experimentalgroupcomplianceisbetterthantheconventionalgroup(P<0.05);theexperimentalgroupduringthefollow-upperio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as12.5%,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ventionalgroup(40.6%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inthenursinginterventionofacut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isgood.

Nursingintervention;acut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applicationeffect

近年来,我国急性盆腔炎的病发率逐年递增,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给予良好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其临床疗效的提高。本次研究选择本院6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别给予一般性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6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常规组年龄均在22岁至55岁,平均年龄为32.5±2.2岁。实验组年龄均在21岁至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2.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存在腹部疼痛以及子宫压痛、月经失调、白带异常等问题。实验组和常规组在年龄、症状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一般性护理,给予常规病情监测、对症处理及其他常规性护理,未开展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另给予护理干预服务,详细方法如下:

1.2.1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在交流中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心理活动以及个人态度等等,根据患者个人性格以及兴趣等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针对多疑、敏感的患者,可以邀请一些治疗成功的患者到病房与之交流,向其传递相关康复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主动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安抚,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引导其掌握正确的深呼吸方法,缓解自身疼痛,或者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1.2.2饮食护理及药物护理

针对急性盆腔炎患者开展科学的饮食护理,鼓励患者优先选择富有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重视矿物质补充,综合分析患者个人营养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均衡。护理人员必须要通过良好的饮食护理促进患者对蛋白质以及钙质的吸收,科学摄入微量元素等,促进患者体质的增强,提高其抵抗力。指导患者科学进行用药,要求患者必须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定量用药,使其按照正确的服药顺序以及使用剂量进行用药,尽可能提高其药物治疗效果[1]。

1.2.3抗感染护理及盆腔脓肿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对患者开展持续腹部热敷护理,缓解患者腹部不适。针对产褥感染患者,如其体温大于38℃,一定要让患者改用吸奶器进行吸乳,之后进行喂奶。针对盆腔脓肿患者,需要接受脓肿切开引流的,必须要针对其具体引流性质以及引流量进行全方位观察以及详细记录。另外,注重急性盆腔炎患者的外阴清洁,针对外阴部位的敷料定期进行更换,保证其外阴处于干燥、清洁状态。实施引流时应确保引流管处于畅通状态,以免干扰引流效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针对两组患者盆腔炎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SPSS24.0数据软件包针对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借助X2检验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对比,通过T检验研究中的计量数据对比,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盆腔炎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对比

实验组对于盆腔炎疾病知识的熟知率为31.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5.0%(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患者盆腔炎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对比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盆腔炎属于妇产科多发疾病之一,该疾病包括急性盆腔炎以及慢性盆腔炎两种,急性盆腔炎发病急,危害大,若不能及时给予科学治疗很容易导致腹膜炎以及败血症等,病情恶化后可能会诱发感染性休克。急性盆腔炎患者一般会出现白带异常、腰腹疼痛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治疗后仍极易出现发热以及腰痛等现象。临床上除了要加强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外,还必须要让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熟练掌握盆腔炎相关知识,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患者出院后必须要严格根据医嘱进行治疗,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要想促进其遵医嘱率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3]。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对于盆腔炎疾病知识的熟知率为31.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5.0%(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大大低于常规组的40.6%(P<0.05。该研究结果与周敏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4]。这意味着护理干预确实能够在急性盆腔炎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熟知率,同时改善其遵医嘱行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青春期健康,2014,14:45-46.

[2]黄莉.护理干预在急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3:17-18.

[3]柏兴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341.

[4]周敏,曾谊.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急症,2012,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