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何娟辉

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4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前后顺序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量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impactoftheapplicationofcasemanagementnursingmodelon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Methods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8,80patientswererandomlyselectedfromallschizophreniapatients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astheobservationandanalysissubjectsofthisstudy.The80patientswerebasedonthepatients.Beforeandafteradmission,thepatientswerepidedinto40controlgroupsand40observationgroups.Forty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underwentroutinenursing.The40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acase-managedcaremodel.Thequalityoflifescore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Caresatisfaction.ResultsThequalityoflife,physiologicalfunction,psychologicalfunctionandsocialfun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henursing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7.5%.Thenursingsatisfactionofthecontrolgroupwas77.5%,P<0.05,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useofcasemanagementnursingmodeltotreatschizophreniapatientscansignificantlyimproveandimprovepatients'qualityoflifescoresandnursingsatisfaction,whichhassignificantclinicalsignificanceandvalue.

[Keywords]casemanagementnursingmodel;schizophrenia;qualityoflife;nursingsatisfactio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出现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信息整合、推理能力等认知损害的症状,从而造成患者社会能力的缺失;通常情况下,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封闭管理的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一种全新的管理护理模式,据有关研究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有利于患者更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1]。为了探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选取的其中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并与常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前后顺序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两组;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当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19-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4.35)岁,病程在6个月-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6±0.53)年;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当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1-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9±4.64)岁,病程在6个月-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7±0.56)年;本次试验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无沟通障碍;患者的年龄在18岁以上;所有患者的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试验且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脑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合并有其他不稳定性躯体疾病的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2]。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为: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在患者出院以后,对患者出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实施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服药情况、复诊情况和生活情况。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40例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具体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如下所示:

1.2.2.1患者病情状况的评估

首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以后,需要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并对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社会功能等在内的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将患者的个人资料、病情状况评估结果等详细的记录下来。

1.2.2.2护理计划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个人资料和病情状况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个案管理护理计划的设计,设计针对性个案管理护理计划由精神科主任医生、护理医生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共同制定,针对性个案管理护理计划的护理内容包括患者饮食、患者的日常作息、患者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训练等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患者家属所反映的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并争取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将患者的护理计划和费用预算详细列出来。

1.2.2.3护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制定好的针对性个案管理护理计划将护理管理的具体流程以及护理重点等详细内容打印出来,并和护理人员进行确定后,由质量检查小组对护理人员在护理计划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查,并在跟踪和调查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当中的问题,并就护理问题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同时积极做出有利于患者的护理。

1.2.2.4护理效果的评价

对患者实施护理后,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案管理护理期间,需要采用先关评价标准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了解患者的具体护理进程和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并将评价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1.2.2.5护理反馈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的反馈、家属对护理情况的反馈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反馈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收集和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生活质量评分的评估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每项生活质量评估内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3]。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量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x±s)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基本的护理模式是通过对患者基本资料的全面收集、对患者病情状况的评估等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按照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同时对护理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4]。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在同类研究结果当中,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5.56%,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有非常显著的改善;本文观察组患者的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当中的护理效果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春利.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46-246.

[2]袁勤,陆红英,陶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82-185.

[3]袁晶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9):7634-7635.

[4]陈群.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264-265.

[5]袁勤,陆红英,陶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12):93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