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

管玉颜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方法: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结果: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儿童远视性弱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治疗

Thetherapeuticeffectofsmartphoneandtabletonchildren'sHyperopiaAmblyopia

Guanyuyan

(GeneralHospitalofDaqingOilFieldofHeilongjiangProvince,Daqing,Heilongjiang,16300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herapeuticeffectofsmartphoneandtabletonchildren'shyperopicamblyopia.Methods:from20161toDecember,58patientswithhyperopicamblyopiawereselectedasthemainsubjects.Accordingtothedifferenceoftreatmentmethods,theywereequallypidedintoroutinegroupandcomprehensivegroup,29casesineachgroup.Thechildrenintheconventionalgroupneedtoreceiveroutineclinicalintervention.Childrenneedtoreceivethetreatmentofthesideeyemask.Thechildreninthecomprehensivegroupneedtoreceivetabletsandsmartphones.Results: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ofthechildreninthecomprehensive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ventionalgroup.Thecorrelationdataofthetwogroupshadobvioussignificance.Conclusion:for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hyperopicamblyopia,itisbettertousethetabletPCandsmartphonetomakethechildrenreceiveroutineclinicaltreatment,soitisworthpromoting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Children'shyperopicamblyopia;smartphone;tabletcomputer;treatment

在临床儿童所患眼部疾病当中,弱视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在儿童弱视当中,远视性弱视普遍存在,也是一种屈光不正性弱视[1]。对于患病的儿童来讲,如果患儿未能接受临床较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的弱视症状会更为严重,这不仅影响患儿的视力状况,也会给其成长发育等带来不必要的障碍[2]。对于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而言,传统的治疗方式类型较多,但是不同的医院条件存在差异,且患儿的个人依从性等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导致临床中此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相对较大[3]。我院在这类患儿的治疗当中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纳入治疗方案,收到较好的临床反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所有患儿均为单眼存在病变症状,患儿的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且阅读、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在本次实验开始前,将以下患儿排除:智力障碍患儿、合并其它类型眼部疾病患儿、意识不清患儿、精神功能紊乱患儿。我院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为4—7岁;综合组患儿男性16例,女性为1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岁,双方对象基本资料比较数据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都需要接受散瞳验光处理,医生选择硫酸阿托品眼部凝胶对患儿进行点眼,每日进行3次,连续点眼3d,在第4d开始验光检影。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患儿年龄为几岁,就接受几日眼罩遮盖治疗,之后放开1d。对于双眼视力相差1行的患儿,让其接受家庭遮盖治疗,在家遮盖其好眼,外出时将遮盖拿掉。患儿还需要接受常规性质的穿珠、插板与穿针训练治疗,患儿每日接受3次治疗,每次训练的时间为15min。

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患儿使用上述设备注视操纵不同类型的小游戏,比如开心消消乐、连连看、飞机大战等,患儿每日治疗时间无明确限制,累计的治疗时间需要达到至少45min。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根据患儿接受视力表检测情况等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改善以及显效,患儿治疗总有效为改善+显效。无效:患儿在治疗之后的视力情况未出现任何变化,甚至有部分患儿视力明显退步;改善:患儿治疗后的视力出现提高,提高情况≥2行;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的眼部最佳矫正视力基本达到正常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的相关计数资料分析,我院选择将具体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研究,若两组患儿数据计算后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意义,反之则无差异存在。

2结果

从上表1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3讨论

在儿童视觉发育期中,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视力发育障碍疾病,其中,远视性弱视十分明显。对于这类患儿而言,只有让其接受及时治疗,患儿的视功能与视力情况才能得到较好改善,这样才能避免患儿的视觉出现丧失。因此,为患儿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4]。

在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当中,常规治疗方案包括精细目力训练、视训练等不同方案,这种常规性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儿进行特定视觉训练,从而改善患儿的视力状况、双眼的视功能,患儿的对比敏感度等也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5]。针对这类患儿而言,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较为重要,而常规治疗方案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很多患儿的注意力难以完全集中,甚至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抗拒治疗的情况。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广泛普及,成为很多患儿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其纳入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当中。患儿的家长可以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些连连看、消消乐等操控性较强的游戏,患儿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可以在游戏的声效、光效与鲜明的颜色中产生治疗的积极性,患儿会乐于接受治疗,治疗的依从性较好。但是,家长需要对患儿进行监督,以免其出现游戏上瘾的情况,并且在获得相应的疗效之后,控制患儿的游戏时间、游戏频率等,以免其出现近视情况[5]。

针对此次研究分析来看,远视性弱视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治疗的效果较好,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印证了这一方案的优势。

4.结语

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任骁方,肖林.视觉感知训练应用于弱视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6):662-665.

[2]于刚,蔺琪,吴倩,等.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科2011;20(6):382-386.

[3]张如雪.多媒体技术治疗斜视性弱视的护理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627-2628.

[4]胡晓东,杨明迪,王桂琴,等.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274-1276.

[5]魏新江.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研究.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