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时圣文1毛艺纯2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二机床厂集团职工医院161000;2.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治疗总有效率达96.7%(58/60)。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的全面分析,能够促使其及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和气道的结构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现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4.5±2.2)岁。

2临床表现

2.1症状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或发作性胸闷、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绀等。咳嗽多为干咳或咳少量黏痰,部分患者咳嗽是惟一症状(咳嗽变异性型哮喘)。喘息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可自行缓解,或经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而缓解[2]。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通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2.2体征

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伴呼气相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不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非发作期体检可无异常。

3临床诊断

3.1诊断标准

3.1.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3.1.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伴呼气相延长。

3.1.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3.1.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3.1.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l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l增加≥12%,且FEVl增加绝对值≥200m1);③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3]。

符合l~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3.2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ronic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remission)。急性发作期是指症状突然发生或明显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改变现有治疗方案或急诊就医;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3.3鉴别诊断

3.3.1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

过去称为心源性哮喘,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以夜间阵发性多见,不能平卧。表现为突然气急、端坐呼吸、发绀、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KerleyB线等,心脏B超可发现异常改变有助于鉴别。若一时难以鉴别,可静脉注射氨茶碱缓解症状后进一步检查,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

3.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多见于吸烟的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长年存在,可反复加重。加重多与感染有关,可闻及湿啰音,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感染控制后症状减轻,有肺气肿体征。肺功能检查提示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无家族和个人过敏史。但临床上严格将COPD和哮喘区分有时十分困难,部分哮喘患者可发展成COPD。

3.3.3上气道阻塞性疾病

可见于气道内或纵隔的肿瘤、气管支气管结核、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气道疾病或异物吸入。由于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本病患者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并呈进行性加重,无明显缓解期,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胸部CT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等,痰液细胞学或细菌学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3.3.4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包括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和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可由寄生虫病(如丝虫、蛔虫),真菌,天花粉、药物,职业粉尘等引起,多有接触史,症状较轻,常有发热、咳嗽,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状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再发。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多,肺活检有助于诊断。

3.3.5其他疾病

急性细支气管炎、肺栓塞、变应性血管炎性肉芽肿病、结节病、声带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需与哮喘鉴别。

4临床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坚持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减少发作乃至不发作,长期使用最少量或不用药物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4.1脱离变应原

对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的部分患者,立即脱离变应原的接触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4.2治疗药物

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4.2.1控制性药物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它能抑制多种炎性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合成与释放,减少微血管的渗漏,提高β受体的表达和敏感性,防止或减轻气道重塑,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已得到肯定,成为哮喘治疗的基石[4]。

(2)抗白三烯(LTs)药物:白三烯是一种强有力的炎症介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合成和释放不受糖皮质激素抑制。

4.2.2缓解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的作用,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2)茶碱类: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还能拮抗腺苷受体,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有研究资料显示,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5结果

60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治疗总有效率达96.7%(58/60)。

6讨论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大约l%~l8%不等,估计全球约有3亿患者。据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学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WaltraudEder等人在2006年总结了以前数十项关于哮喘流行趋势的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成人和儿童的发病率、重度哮喘与轻度哮喘比例均无明显差异[6]。

通过对本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对支气管哮喘的全面分析,能够促使其及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晓梅,韩葆芬,张彩苹,曹大伟,李爱民,吴世满.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

[2]巨君芳,诸葛丽敏,骆丽菊.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1).

[3]杨巧凤.支气管哮喘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18).

[4]许建国.支气管哮喘药物的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14,20(16).

[5]贺娟梅,李小荣,李复红.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观察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12).

[6]林芃,黄秋嫔,谢正福.晚发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