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40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董颖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6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心脑血管病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观察采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在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的73.17%,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后,制定正确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了焦虑情绪,加速疾病康复。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临床观察;护理

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of40casesof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elderlycardiovascularpatientsandnursingmethods.Methods:Forty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20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routinenursingmethodof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Thecontrolgroupwastakenaccordingtotheclinicalobservationofthepatients.Comparedthetwogroupsofpatientsonthesatisfactionofnursingstaffandanxietybeforeandaftercarescores.Results:Thesatisfactionrateofnursingstaffwas97.56%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73.17%).Theanxietyscore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fteranalyzingtheclinicalsituationofpatientswith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thecorrectnursingplanwasformulatedtoimprovethepatient'ssatisfactionwiththenursingstaff,alleviatetheanxietyandacceleratetherehabilitationofthedisease.

Keywords: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clinicalobservation;nursi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随着增高,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发病隐蔽等特点,在正确实施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心血管疾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资料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本文根据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制定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40例老年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在(74.56±9.27)岁,病程1-21年;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3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心脑血管病的常规护理。试验组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临床特点采取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病房情况,主动拉近与老年患者的关系,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悲观的老年患者应尊重其个人看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治疗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时调节输液速度,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及时向医生反馈,耐心细致的与患者交谈,询问患者的住院史及有无其他疾病史,及时作出相关指导;(3)合理饮食:由于老年患者消化功能下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2];(4)加强基础护理:帮助患者选择合适温度及湿度的病房,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注意病房的阳光照射时间及强度,对于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病人,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5)加强病情观察:由于心血管疾病易加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将信息反馈给医生,及时制定治疗计划。

1.3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标准为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有以下几种,非常满意: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较多,态度非常好,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十分得当,患者感觉舒适,未出现不良反应;满意: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态度好,针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得当,患者感觉舒服,未出现不良反应;不满意:护理人员护理方法及态度较差,使患者感觉不舒适,没有安全感,出现不良反应。在患者住院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针对问题采取护理措施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4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3.17%,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7.56%,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3],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生受到遗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冠心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3.17%,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7.56%,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1.53±7.05)分,试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29.67±6.14)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的同时做好病区环境介绍工作,让患者很快接受新的环境,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及娴熟的技术,运用语言技巧,让患者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的技能及医院的温馨。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有多种疾病,服药依从性差,记性差,在护理过程中需反复进行宣教,语言通俗易懂,全面评估患者,综合分析病情,制定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制定护理计划,使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文,刘明波,隋辉,等.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11(5):321-323.

[2]王怡.人文关怀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8(4):67-68.

[3]王蕾.10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17(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