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任峰韩向田

任峰韩向田

汇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6550

摘要: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提高标准景观设计水平,才能使风景园林设计收到较好的效果。文章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园林设计水平。

关键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维度

引言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忽略了生态文明的精神价值。进过长期反思之后,城市建设与规划已经开始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以及其设计功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健康价值。但是在早期发展中,对于绿化面积要求,亦或对于建设成本的限制,令部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并未发挥出较高的实用性功能。

1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园林景观设计指在特殊地域范围中,通过园林艺术,借助工程技术,经由地形改造、培育植物和建筑构建等打造舒适、怡人的境域。经由景观设计,为环境增添欣赏价值和基本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某一层面彰显了文明程度,代表了价值取向,展示了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观念。综合来说,园林景观设计包含较多的内容,在规划和设计过程应思量景观因素,一般包含硬景观以及软景观。其中硬景观主要指代人工设施,具体涵盖雕塑和凉棚等内容,而软景观则指仿自然景观。

2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价值

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城市剔除钢筋水泥的枯燥感,融人生态文明,整合绿色资源,还以城市园林艺术的自然气息,成为普遍社会公众对城市发展的心理期待。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具有舒缓身心、优化居住环境、倡导精神文明的重要价值。在紧张的城市节奏中,忙于各种业务、人际关系、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丧失了城市绿色文化生命。而引入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绝非只是装点城市美景,更为深层的价值体现在于勾勒出城市的积极活力,向外界展现城市深层文化底蕴。因此,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亦然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辅以人文价值取向的生态系统开发,是促进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3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我国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较快,虽然起步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在诸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将诸多城市打造成为“湿地公園”“滨水景观”等国内外知名景观。但是在高速发展阶段,部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也出现了诸多误区,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令同质化的设计体验成为一种发展弊端。同时,城市文化开发较少,景观小品的文化导向作用并未深入主题。

3.1千篇一律,同质化设计严重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可满足不同城市的建设需求,实现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在早期发展中,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较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过于考量建设成本,对灌木、柳树、榕树等廉价设计素材的应用频率较高。诸多城市选择了同样的设计手法,亦或选择了相同的植物素材,导致设计风格千篇一律,景观形成的艺术特质很难被深度开发,城市居民的生态体验效果明显下滑。

3.2文化欠缺,特色化主题匮乏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本应突出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深入结合,可支持外来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深层底蕴。但是在我国当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这样的优秀设计作品仍然较少。多数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仅进行了景观植入,总体而言对城市文化的塑造功能偏弱,是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另一种误区。

4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创新维度探析

4.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主题风格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沿袭可持续发展路径,确保各种植物能够在本地区景观设计中发挥出艺术价值。一旦所选植物并不适应本地区气候或其它外部环境,难免提高后续的环境维护成本,令初期设计的艺术设想消耗大量资金。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才能突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色主题风格。如果脱离了实际种植环境,一味强调稀有植物品种的审美价值,也无异于增加了设计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前期,详细考察本地区植物生长环境。在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景观植物中,合理搭配并甄选成活率较高的植物类型,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而突出设计主题风格需求,需要依据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取向为依托,尽量选择能够代表本城市精神文明的植物品种,增强城市文化特色。

4.2文化导向,加强设计内涵价值

在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主题整体设计效果过程中,要以文化导向为主体路径,加强设计内涵的精神价值。例如,北京市的花卉代表为月季、菊花;上海市的花卉代表为玉兰;重庆市的花卉代表为山茶;哈尔滨市的花卉代表为丁香。尽量选取与该城市精神文明写照相互依托,且具备深层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有助于增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虽然现代园林设计技术中大量选择了CAD绘图方式,但其技术弊端也较为明显。诸如,植物细节感官效果无法直接构筑,引导观察视角缺乏真实体验。因此,部分设计师在城市空间架构上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但对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微观细节把控不足,严重影响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

为了深度发掘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需要尽量选择实景拍摄、3DMAX渲染等辅助设计功能,在描绘出预设的景观效果之后,真实反馈设计稿件的人文价值,最终为定稿设计方案提供可行性更高的规划方向。提出具有人文价值的园林园艺景观,突出主题色彩与内涵,引发当地居民的丰富联想。利用植物所创造的文化主题,丰富和渲染城市空间气氛,烘托文化主题与意境,带给城市居民清馨和谐淡雅幽静的深层文化体验。

4.3合理搭配,提高城市生活体验

高质量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具有服务社区的基本功能,诸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则需要尽量考量生活主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体验效果。基于这种体验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加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质量和水平的终极维度。

以往,设计师认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所能够提供的主要功能在于庇荫,选择了大量容易成活、生长较快、树干较高的植物品种。但是在实际应用之后发现,这些植物品种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令社区公共区域的整体光照水平有所消耗,甚至造成了与居民楼光照度的冲突。因此,这样的设计体验效果并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需要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中,尽量参考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需求。

如对于所选植被的色彩搭配,必须秉承协调性基本原则。关注植物色彩的对比效果,如落叶树可搭配部分常绿植物,包括葱兰、麦冬、沿阶草等。常绿树植物也可选择更多的耐阴性、明亮花色、花期较长的植物,包括彩叶草、竹桃等。合理搭配所选植被,能够更加突出其审美价值,为该地区创造绿色的自然风貌,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种植密度疏密得当,才能真正加强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舒适度,为当地居民带来舒适感。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摒弃千篇一律的设计构思,打破文化欠缺的设计弊端。为此,应通过因地制宜的真实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突出景观设计的特色、主题风格,注重设计效果的文化导向,凸显设计内涵价值。同时,合理搭配园林园艺植物种类,促进城市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美,王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

[2]何建顺,宋希强.新加坡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5(19).

[3]陈文婧,阿丽娅・阿布利孜.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