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朱权

本溪明山朱权口腔11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口腔修复的患者2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我科室自2015年开展综合口腔修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2015年收治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情况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的修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综合治疗方案;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口腔修复不仅是简单的医学治疗,纠正患者的口腔问题;同时也对修复的美观度等多方面有需求。口腔修复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是医疗与美容的全面结合。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的修复效果,特选取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口腔修复的患者2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口腔修复的患者2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病例资料完整

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23例,患者年龄20岁到79岁,平均年龄(57.89±4.38)岁;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62例;牙体缺损31例,变色牙25例,四环素牙21例,釉质发育不全21例,牙列缺损20例。

对照组患者117例,患者年龄20岁到78岁,平均年龄(58.11±4.09)岁;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60例;口腔修复原因:牙体缺损30例,变色牙24例,四环素牙20例,釉质发育不全20例,牙列缺损1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我科室自2015年开展综合口腔修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2015年收治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口腔修复治疗方案。

1.2.1治疗前口腔护理

对患者的口腔环境做全面的诊断与评估,并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牙齿、牙周、龋齿、牙髓等情况的全面处理,确保口腔外科处理合理,对后续的治疗做好保障。

牙齿情况:结合X线等检查手段,对患者的牙齿情况做整体的评估,患者的牙齿松动已经达到3颗以上,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残冠、残根出现大面积缺损,并已深入牙龈以下,生物学宽度无法达到临床要求;患者的牙根短残冠、残根虽然未达到牙龈,但是生物学宽度无法达到临床要求;错位牙、阻生牙等对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牙周情况:修复前需要对患者的牙周情况做好全面的清洁工作,避免后续的治疗由于感染造成发炎,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为治疗造成层一定的困扰。同时对这的牙齿清洁也要做到位,对患者存在的牙结石、牙菌斑彻底的清洁干净;外伤或龋齿等导致的患牙边缘位于龈下很深要求暴露边缘或者重新建立生物学宽度的情况需要进行牙冠延长术;对于露龈笑、牙龈线不协调等要求进行美观修复时需要进行牙龈美学手术。

1.2.2方案实施

医师对患者的情况全面的了解,对患者的治疗的目的掌握,结合治疗手段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对自身牙齿的情况做全面的了解,并将治疗方案与患者详细沟通,对于患者不理解的、有疑问的方面详细解答;并将各种治疗方案的优劣式告知患者;针对修复的费用、材料,治疗过程、并发症、治疗时间、次数等,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判定方法

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制定的合格标准,以下面6个方面判定修复治疗效果,包括烤瓷冠颜色、边缘密合度、折裂和崩瓷、颈缘染色、牙龈状况、修复体外形。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均,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情况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比较n(%)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口腔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口腔修复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口腔修复不仅是对患者牙齿、口腔问题的解决,同时对患者的外观美观度也受到重视。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加强患者修复前的检查与诊断;对整个修护方案做到有序、有准备,做好治疗的连续性。在治疗前,天然牙及经根管治疗的牙根虽然对义齿的稳固性,防止牙槽骨的吸收,能传输受力信号和辨别食物体积大小、方向,但是仍需要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拔除。治疗综合方案的实施与患者的沟通也是重要的方式,与患者对治疗的过程、方案全面解析,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选择,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实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统计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各情况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腔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的修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万新明.美容牙医学在口腔修复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52.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4.048.

[2]荆进.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J].健康之路,2013,12(10):463-464.

[3]黄冬梅,张倩,郭建徕,等.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主观评价:250例调查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3):161-164.

[4]王艳.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8):6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