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情感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浅探

何喜全

何喜全(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传统职业教育中通常忽视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效果以及职业教育目标和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看,情感教育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职业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在学习上激励、在生活上关心以及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得到赞扬后,人的心情愉快,对工作、生活会信心倍增,从而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样,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而激励学生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组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合理使用情感激励,使之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那么怎样使用情感激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学习上激励学生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对大脑思维的有效工作起着巨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大脑的思维,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对它起到阻碍和压抑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在知识技能上的传递,更是师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相互沟通,更多的时候是这种相互的沟通先行于知识技能上的传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甚至影响到学生思想的进步及身心健康。可见,情感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更是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低估情感的教育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快乐、饱满和振奋的情绪,其目的是让学生处于快乐、感兴趣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教师以自己的快乐、饱满和振奋的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饱满和振奋的情绪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气氛。这个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学习保证。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学生?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学生呢?

二、在生活上关心学生

中专生(14-18岁)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这时的他们精力充沛,有丰富的情感,且很脆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再加上有很多学生现在是在校住读,他们脱离父母和亲人,很容易形成感情真空,他们急需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要在生活上多多关心遇到困难的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和老师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对于某些特殊的学生,也要给予一些特殊的关爱。例如对于某些缺少家庭关爱的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组织全班的学生给他们过生日,或者送他们一些小小的纪念品,让他们体会到班级的温馨。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会懂得爱、珍惜爱、创造爱。

三、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首先,进入职校的学生一般自觉不如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自觉前途渺茫,有自卑的情绪。由于初中没有打好基础,进入职校学专业课时会出现知识衔接障碍。专业知识的学习比义务教育的内容更难理解,某些教材的内容过难,要求过高,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这些都使得他们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不理想,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久而久之,不仅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还会严重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开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情感入手,从思想上开导学生。

其次,职中生处在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其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相对落后于生理发育。因此,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不成熟,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学校、家庭更应加大情感的投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许多学生精神空虚的原因来自他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活的体验与不满。上学之前他们把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而实际上并非想象的那样,原有的心理平衡被现实打破,学生的精神世界混乱了。另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学校老师在学习、生活上的限制和要求比中学也变得轻松多了,而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这又使许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从生活到学习都感到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缺少责任感,自我意识比较弱。其次,交友方式混乱,无原则性。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交往的途径、方式多种多样,在许多学生那里都是开放的,有笔友、文友、歌友、棋友、网友等一系列数不胜数。交友成为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交流、精神寄托的主要方式,如果学校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影响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

最后,在情感激励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爱护学生与适当的批评教育相结合,实施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对学生施以爱心,且要长期关注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善意才会有良好的心境,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我们上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