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高海峰张全敬张华伟

高海峰张全敬张华伟

山东文景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27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规划属于现代城市人们生活舒适的园林建设,也成了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绿化问题,也是改善生态环境,陶冶城市人们性情的良好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本文探讨了园林风景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类型;规划设计

前言:

优秀的园林风景的共通之处是尊重地域特征,较好的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充分的尊重自然环境及历史背景。21世纪,我国在园林设计上进步是显著的,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与国外交流思想,切磋文化,加强事件背景的厚重感,突出地域特征,在中西文化技术不断交流中,充分挖掘各国长处,创作更多更好的新式园林。

一、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办法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早期,受条件的限制,其设计的工具只能依靠语言以及文字,往往只是通过设计者的口头语言,向建造者提供设计指示,或者更高级一点的是通过形成笔墨文字或者笔墨图形来传达设计办法。

分析我国古代的园林房屋设计办法,往往而在诗文中传达设计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大师,对于设计办法,也只有极少的描画文字,至于设计图谱,几乎为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我风景园林设计办法,往往只是用单一的语言文字做设计媒介,但是这样的设计意图表达方式,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足,其对于表达设计师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办法时,该方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因此随着对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设计办法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园林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

二、现代风景园林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地理位置

风景园林的设计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一个成天和工业开采,矿石开发相关联的地区,无论怎样,都不会具有建设现代风景园林的特点,即使建设好了,人们也难以拥有欣赏环境的兴致,更多的是被隆隆的机器声所取代的烦躁和不安,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本身的特点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石,没有其做为坚固的铺垫,那么万丈高楼也就没有了建设的动力和意义,只有有了它的存在,才能够为期下一步整体的规划找准方向,从而使得不同的自然环境拥有不同的设计模式与之相对应,让风景园林既有了生态园林中物种的多样性和古朴,又不失现代风格,二者完美融合,所提现的不但是设计师们别具匠心的设计能力,带给人更多的就会是美好的享受和畅想。

三、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类型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对整个园林进行原始意义上的构造建设,从而使人为点缀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东西能够和原本存在的东西进行巧妙的搭配,构成别具一格的现代风景园林,二是利用现代的建筑学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的造景,使之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例如风景园林中经常使用破旧的石子来对弯曲的小路进行点缀,从而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这是一种原本存在的东西,和自然相得益彰,虽是人为造景,却显示不出一点的人工雕刻的痕迹,这是一种感受,更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们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一种超自然的追求,力求以园林所处的整个大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整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进行整体的布局和建筑构想,这是优秀设计师们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设计要点和要求。

四、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正如发过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高哈儒所强调的:“景观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场地、场地、还是场地”。场地及其周围存在着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通常需要重新利用或调整方向,才能使整个地域的景观和谐共存。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循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有人作,宛自天开。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也随之改变,从过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一员。与此相适应的是,风景园林师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则倾向于将自然作为设计的主体。

2、就景观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景观元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样,如果嫁接方法选择不当,嫁接就很难成功。同样,如果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连接的景观格局。这类设计手法对于非自然环境而言,造成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使原有景观消失而已。然而,对于那些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来说,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因此设计要以生态为核心。

3、风景园林设计要应将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结合,根据其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及人文景观遗产等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低于景观的完整性。

4、风景园林设计要以场地为基础,任何场地都具有大象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风景园林师不仅要具备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对景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景观变化机理的洞察能力。首先要深入了解并理解场地,努力把与场地有关的所有信息收集归纳联系起来加以提炼运用于设计之中。同时能够预见场地整治的变化方向,始终明确场地的改变过程。然后从场地的周边环境整治着手,而不是马上进入场地本身的整治。一定要抛弃场地中心布置大量的景物,而将各种低劣的景物放置场地外围的观念。

5、景观是由实体和空间两部分组成的,空间是风景园林世界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属于某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空间体系,并以此把景观空间与实体区分开来。风景园林设计不能轻易地破坏各种景观边界在空间中存在的形态。景观空间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它们以某种方式与邻里空间共同存在与欣赏,形成某种空间联合体。地平线是景观空间的边界,随着观察者的运动,它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关注空间本身,更要关注该空间与周边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即由近至远,逐渐抵达遥远的地平线,从而形成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性景观。

结束语:杰出的的园林风景都充分的尊重地域特征,更好的展现本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背景、历史背景。把握地域特征是追求完美园林风景设计的根本之路,是发展强劲的设计必然趋势,只有充分的了解感悟地域特征及风土人情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园林的设计,依托地域特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风景园林来,才能更好的让中国园林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发展成为园林风景设计的瑰宝。

参考文献:

[1]郭美峰.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11(1).

[2]项之圆;东湖风景园林的审美探析[D];武汉大学;2009年

[3]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