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以《Rhino产品设计》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以《Rhino产品设计》课程为例

李宏1张宪法2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1300)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校企合作—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WQNCX176

摘要: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载体,打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本文从Rhino软件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改革研究,以线上教学优势与线下传统面授方式相结合,将最大化的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Rhino

一、<<Rhino产品设计>>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对三维软件产生心理抵触

Rhino它是“Rhinoceros”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犀牛,是美国RobertMcNeel&Assoc开发的PC上强大的专业3D造型软件,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三维动画制作、工业制造、科学研究以及机械设计等领域。

Rhino是三维建模软件,工具命令繁多,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看到工具命令多会认为很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就慢慢产生畏惧感。不调整好心态积极的去克服,会失去对课程学习的信心。这种现象是没有正确客观看待和理解<<Rhino产品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在课前引导的方式非常关键,乃至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兴趣。

(2)课程教学方法存在弊端

Rhino课程教学方法在国内院校中,有两种方法是用的较普遍:一种是以先讲解工具命令在讲案例教学,另外一种则是直接以实例的形式讲解,围绕实例展开逐步讲解工具命令的运用。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先讲工具命令,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了解软件的特点和工具的用途,但是Rhino软件命令繁多,初学者无法全部记住这些工具命令。在点、线、面的建立运用方面很难形成系统的建模思路,而且单纯讲工具会让学生产生乏味和枯燥感。第二种方式则以实例教学法展开讲解工具命令,用Rhino建造一个案例模型,让学生在案例建模中理解工具命令的运用,但案例不是所有的工具命令都会用到。学生由于对工具命令不熟,做实例会耗费很多时间在基础练习上,这样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3)教学手段单调匮乏

现在较多的Rhino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师课上教授、课后作业、课上讲评的传统模式。这种手段过于单一,教师课上理论部分讲解,课后布置作业,往往学生在课后作业建模中遇到问题很难马上与老师沟通解决。目前线下教学主要是以PC端面授为主,课后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不一定在电脑前,学生在使用Rhino软件中遇到问题时,必须老师要看到具体操作才方便解决。问题没有解决学生就会草草收尾,降低作业质量,知识传授与吸收就不能衔接融合起来。

综合以上,在Rhino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认知、态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足问题。新形势下依托互联网技术上,要考虑到这些特点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

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Rhino产品设计>>中的探索

(1)录制课前线上课程,提高效率

Rhino作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产品设计专业课提供坚实力量。相对二维软件三维软件有一点的难度性,学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教学手段进行干预,以线下课堂为主,从预习课程内容开始提高其兴趣。线上教学工具为课程预习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教师可先把线下要讲的课程重点录制成视频,用趣味性形式穿插于视频中。如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建造成三维模型提高其兴趣点。并分享于网络平台或师生交流群提供学生课前预习,兴趣提高了畏惧感自然就消失了。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互动,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以播放量点击率、回答问题情况,为后续课程中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2)渐进式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为了更好的在克服教学方法上的缺点,引入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在整体教学体系上进行革新,采用渐进式教学法,把Rhino产品设计建模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简单的操作工具命令和初级建模讲解录制视频放网络上,让学生课后在线上就能观看学习,因人而异可快可慢,节约宝贵课堂教学时间。这样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把中级、高级Rhino产品设计建模可以放在课堂中教授,老师可以面对面更直观的答疑解惑。线下面授高级建模老师引入实践案例教学,分析建模思路,归纳常用建模问题解决办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时间合理比例配置,提高了学生对于Rhino课程知识的吸收能力和掌握能力。

(3)线上“教”与“学”,实现互动

学好<<Rhino产品设计>>课程重点需要学生课后做大量的练习,以熟悉不断强化软件命令操作能力。针对传统“线下课堂”是通过课上答疑完成知识点的强化,课后学生以独立形式完成作业,但课后作业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跟老师形成有效互动讨论。突破“教”与“学”活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什么样的终端渠道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选择以智能手机的移动端,课后通过“线上教学”互动交流完成学生的答疑。手机每时每刻都带在身边,5G时代即将来临。利用以手机为主的线上学习终端,教师用手机端线上的教学APP如“千聊”“荔枝微课”等平台,跟学生形成直播互动。在线上引入学生交流环节,把其分为“自学区”“练习区”“讨论区”学生把作业图片或视频发到线上APP平台,老师直观的看到作业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其次,在上面点评作业,学生之间可以看到彼此作业情况,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加强对课程的深一步的了解。不过手机移动端主要以理论形式讲解为主,因为不能在手机上进行Rhino实操。

最后,教师可以在线上提交的作业中挖掘优秀作业,由学生自己讲解分享,把学生精彩的片段和建模思路重新录制成微课。作为线下教学素材案例播放给其他学生观看学习,解决学生学习共性上的问题,并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打开另一个视角。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线下课堂中教学的不足。两者结合发展相辅相成,将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结

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线上教育模式高效、便利、资源互通、低门槛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教育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核心是对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过程。本文结合产品设计专业Rhino辅助设计教学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改革设想。教师开设线上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分配好线上与线下的时间比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又能营造不错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Rhino课程难的问题,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表现创意想法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莹.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刍议—以Rhino软件教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6.05

[2]张宗波等.“线上+线下融合式”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图学学报.2016.10

[3]丁欢.基于应用型课程的Rhino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李宏(1983-),男,湖南常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

通讯作者:张宪法(1983-),男,河南夏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1300)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校企合作—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WQNCX176

摘要: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载体,打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本文从Rhino软件课程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改革研究,以线上教学优势与线下传统面授方式相结合,将最大化的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Rhino

一、<<Rhino产品设计>>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对三维软件产生心理抵触

Rhino它是“Rhinoceros”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犀牛,是美国RobertMcNeel&Assoc开发的PC上强大的专业3D造型软件,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三维动画制作、工业制造、科学研究以及机械设计等领域。

Rhino是三维建模软件,工具命令繁多,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看到工具命令多会认为很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就慢慢产生畏惧感。不调整好心态积极的去克服,会失去对课程学习的信心。这种现象是没有正确客观看待和理解<<Rhino产品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在课前引导的方式非常关键,乃至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兴趣。

(2)课程教学方法存在弊端

Rhino课程教学方法在国内院校中,有两种方法是用的较普遍:一种是以先讲解工具命令在讲案例教学,另外一种则是直接以实例的形式讲解,围绕实例展开逐步讲解工具命令的运用。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先讲工具命令,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了解软件的特点和工具的用途,但是Rhino软件命令繁多,初学者无法全部记住这些工具命令。在点、线、面的建立运用方面很难形成系统的建模思路,而且单纯讲工具会让学生产生乏味和枯燥感。第二种方式则以实例教学法展开讲解工具命令,用Rhino建造一个案例模型,让学生在案例建模中理解工具命令的运用,但案例不是所有的工具命令都会用到。学生由于对工具命令不熟,做实例会耗费很多时间在基础练习上,这样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3)教学手段单调匮乏

现在较多的Rhino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师课上教授、课后作业、课上讲评的传统模式。这种手段过于单一,教师课上理论部分讲解,课后布置作业,往往学生在课后作业建模中遇到问题很难马上与老师沟通解决。目前线下教学主要是以PC端面授为主,课后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不一定在电脑前,学生在使用Rhino软件中遇到问题时,必须老师要看到具体操作才方便解决。问题没有解决学生就会草草收尾,降低作业质量,知识传授与吸收就不能衔接融合起来。

综合以上,在Rhino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认知、态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足问题。新形势下依托互联网技术上,要考虑到这些特点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

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Rhino产品设计>>中的探索

(1)录制课前线上课程,提高效率

Rhino作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产品设计专业课提供坚实力量。相对二维软件三维软件有一点的难度性,学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属于正常现象。可以通过教学手段进行干预,以线下课堂为主,从预习课程内容开始提高其兴趣。线上教学工具为课程预习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教师可先把线下要讲的课程重点录制成视频,用趣味性形式穿插于视频中。如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建造成三维模型提高其兴趣点。并分享于网络平台或师生交流群提供学生课前预习,兴趣提高了畏惧感自然就消失了。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互动,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以播放量点击率、回答问题情况,为后续课程中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2)渐进式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为了更好的在克服教学方法上的缺点,引入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在整体教学体系上进行革新,采用渐进式教学法,把Rhino产品设计建模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简单的操作工具命令和初级建模讲解录制视频放网络上,让学生课后在线上就能观看学习,因人而异可快可慢,节约宝贵课堂教学时间。这样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把中级、高级Rhino产品设计建模可以放在课堂中教授,老师可以面对面更直观的答疑解惑。线下面授高级建模老师引入实践案例教学,分析建模思路,归纳常用建模问题解决办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时间合理比例配置,提高了学生对于Rhino课程知识的吸收能力和掌握能力。

(3)线上“教”与“学”,实现互动

学好<<Rhino产品设计>>课程重点需要学生课后做大量的练习,以熟悉不断强化软件命令操作能力。针对传统“线下课堂”是通过课上答疑完成知识点的强化,课后学生以独立形式完成作业,但课后作业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跟老师形成有效互动讨论。突破“教”与“学”活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什么样的终端渠道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选择以智能手机的移动端,课后通过“线上教学”互动交流完成学生的答疑。手机每时每刻都带在身边,5G时代即将来临。利用以手机为主的线上学习终端,教师用手机端线上的教学APP如“千聊”“荔枝微课”等平台,跟学生形成直播互动。在线上引入学生交流环节,把其分为“自学区”“练习区”“讨论区”学生把作业图片或视频发到线上APP平台,老师直观的看到作业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

其次,在上面点评作业,学生之间可以看到彼此作业情况,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加强对课程的深一步的了解。不过手机移动端主要以理论形式讲解为主,因为不能在手机上进行Rhino实操。

最后,教师可以在线上提交的作业中挖掘优秀作业,由学生自己讲解分享,把学生精彩的片段和建模思路重新录制成微课。作为线下教学素材案例播放给其他学生观看学习,解决学生学习共性上的问题,并以学生的思维角度打开另一个视角。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线下课堂中教学的不足。两者结合发展相辅相成,将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结

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线上教育模式高效、便利、资源互通、低门槛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教育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核心是对新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过程。本文结合产品设计专业Rhino辅助设计教学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改革设想。教师开设线上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分配好线上与线下的时间比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又能营造不错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Rhino课程难的问题,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表现创意想法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莹.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刍议—以Rhino软件教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6.05

[2]张宗波等.“线上+线下融合式”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图学学报.2016.10

[3]丁欢.基于应用型课程的Rhino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李宏(1983-),男,湖南常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

通讯作者:张宪法(1983-),男,河南夏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