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探讨岳燕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探讨岳燕蓉

岳燕蓉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17

摘要:目的:分析多元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取腹股沟疝无张力补修术患者130例,对照组65例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5患者利用多元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54%(1/65)优于对照组13.85%(9/65);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为(8.56±1.23)小时优于对照组(12.33±3.54)小时。对于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92.30±4.65)分优于对照组(79.32±2.14)分。结论:多元护理模式引入后,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的康复可起到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可在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围手术期;多元护理;腹股沟疝;无张修补术

作为常见的外科疾病,腹股沟疝表现为腹股沟区缺损处,腹腔内脏器会由其向体表突出,此时形成的疝便为腹股沟疝。尽管通过手术可进行治疗,但由于手术中带来的创伤,极易造成组织完整性被破坏,引起并发症。因此,需引入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多元护理模式应用下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都可起到突出效果。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130例,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自为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9例,女26例,年龄21~90岁,平均年龄(56±4)岁,腹股沟斜疝、双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分别为33例、21例、11例,患者中有冠心病、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为3例、2例、2例;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24例,年龄23~90岁,平均年龄(56.5±3.5)岁,腹股沟斜疝、双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分别为36例,18例,11例,患者中有冠心病、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为5例、3例、1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症、斜疝位置、性别与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选用常规方式,包括:①手术准备,如睡眠质量、禁饮、禁食等,并注意做好术前灌肠工作,目的在于解决术后排便困难或腹胀问题;②切口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对切口情况观察分析,做到及时更换切口敷料;②饮食护理,手术完成后,要求在6h~12h以流食为主,第二天以软食为主。需注意假若患者手术中采用行肠切除术,需在肠道功能恢复后,才可进食。

观察组应用多元护理模式,表现在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方面。首先,术前护理。护理内容包括:①良好环境营造,如病房中湿度与温度的控制,一般湿度保持为50%~60%较为适宜,温度控制为18℃~22℃,且注意室内光线保持柔和、空气比较新鲜;②沟通交流,如利用心理疏导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紧张与焦虑等心理,或通过分享成功手术案例,使患者对无张力修补术正确认识,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③教育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阐明手术中需注意的问题,并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应,以此使手术顺利开展。

其次,术后护理。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由于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较多反应,如排尿困难、咳嗽、呕吐等,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心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疏导,解释说明术后反应为正常情况;②其他护理,如实时观测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以及呼吸情况,且注意若发现有阴囊血肿问题,可采取湿敷方式,以此防止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感染问题。针对其中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症的患者,可在患者清醒后服用降压药与降糖药[1]。

最后,出院指导。一般患者出院后,多面临排便困难、慢性疼痛等问题,需通过延续性护理,为患者提供指导。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方式或随访方式,对患者术后情况如并发症问题、切口情况等记录分析,给予具体的护理指导。若有并发症等问题,要求及时帮助患者安排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观察,包括:①并发症发生率;②下床活动时间。另外,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分数越高,可说明护理效果越位显著。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EXCEL录入数据,并在SPSS19.0软件应用下描述统计,数(n)、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通过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54%(1/65)优于对照组13.85%(9/65);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为(8.56±1.23)小时优于对照组(12.33±3.54)小时。对于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92.30±4.65)分优于对照组(79.3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采用多元护理方式,可使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得到满足。本次研究中发现,引入多元护理方法,患者康复过程中下床时间缩短许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充分说明该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较为显著[2]。护理人员实践中应注重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需充分理解多元护理模式的内涵与具体流程,确保将该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为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并为出院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导,以此使手术效果得到提升,其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好护患关系构建的目标[3]。

相比常规护理方法,将多元护理模式引入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既能提升患者满意度,且该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有利于患者康复效果的提高,因此,该护理模式可在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汤荣梅,陈光彬,王桂,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探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02):175-176.

[2]王连存.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多元护理模式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134.

[3]岳小浈.舒适护理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06):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