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对护理管理的影响孟雪凤

/ 2

医院文化对护理管理的影响孟雪凤

孟雪凤

孟雪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50018)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86-02

1医院文化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1.1医院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相互渗透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逐步契人到医学,人们对疾病与生理、生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确认。人是社会的人、经济人、文化人,人的自身可折射出社会尺度和文化心态。社会文化渗透到医院,促使医护人员观察处理问题,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转向多元化的层面;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向综合的技术加艺术的服务;护理管理也从单一的管理方式转向双向沟通的协调模式。

1.2医院文化与新健康论相互融合

现代观点认为,健康不仅是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该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和具备完整能动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内涵由生理健康演化到心理健康、由被动保护健康扩展到主动增进健康、由个体健康拓宽到群体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融汇了多元文化的因子成为医院文化发展的指向,孕育了医院独特的文化,而医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生存竞争,为人类追求健康和获取医疗保健的需要创造了条件。

1.3医院文化与现代医学技术相互促进

医院文化是现代科学高度发展、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的结晶。一方面医院要广泛汲取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大量高科技医学影像技术、遗传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边缘学科新理论渗入医学领域,产生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新学科。在临床医学和护理技术中,高新技术含量和文化成分含量的提高,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同时医护人员不断扩展的广博文化视野,又给医院文化融注多元的成分,两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融合。

1.4医院文化与护理管理相互协同

现代管理中,无论管理的规范、管理的艺术、管理的效能都离不开文化作用。医院护理管理不是孤立自存的现象,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生活在一定的医院文化氛围中,任何管理方式都受医院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医院文化不仅影响着医院硬件环境和设备管理,更影响着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促进着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2医院文化对护理管理的作用

2.1科技文化的传播作用

新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医护人员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以科技文化为座标点,以医学主题为轴心,开展深层、宽泛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学习,以适应人类对健康和生命质量更高层次的需求。护理学科不仅要大力开展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各种学历层次的教育,还要培养临床专科护理专家,解决本专科疑难病症的护理,指导本专业的护理科研与教学,撰写护理论文及专著,有效地传播科技文化,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2.2精神文化的导向作用

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内核,而道德文化又是其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陶冶医护人员的精神情操,使他们在工作上以病人利益为重,在事业上以进取精神为荣。这种上进的精神文化氛围,会使医护人员自觉判断善恶、荣辱、美丑,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着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无形中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调节和控制人们的态度、情绪和意志,形成人人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风尚。

2.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以教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派,其核心是“仁爱”,称医术为“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构筑了古今医者的医德原则,对我国传统医学文化影响至深。医学传统文化总结的“爱心、舍己、慎独”等精华已成为千年古训,在日积月累中沉淀、升华,代代相传,对医护人员有积极的行为规范作用。创始人弗洛伦萨•南丁格尔提出的“爱心和科学、艺术结合”护理方式,就体现这种护理学的崇高职业的理念,并影响了千千万万的护士。对于这些医院传统文化,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心制宜,不断扩展外延,更新内涵,使其发扬光大。

3医院文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考察、评价一个医院已渡过了以大型设备为标准的初级阶段,取代的标准是医院的管理水平,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每个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及衬托、支撑、完善医院全部工作程序的环境产业和文化产业。为医院人员提供一个静心、精心、敬业、追求、奋进的工作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就医环境,是医院文化的主要任务,也是管理者要具备的新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用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教育护理人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护理理念和行为规范,为病人营造优质服务的环境,促进病人的康复。

3.1重视文化教育,提高护士素质

人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素质文化是第一要素。因此,医院文化活动的首要任务,应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护理教育包括护士学校教育、在职教育与进修教育。发达国家还将跨文化护理纳入专业学校的教学大纲中,有的还置于硕士教育课程中。院内开展在职教育的专题学术讲座,也应融入医院文化、心态文化跨文化护理的内容。在护理教育的岗前培训和在岗训练中,要将医院的基本信念、奋斗目标、护理的理念灌输给广大护士,树立“病人至上”、“服务最优”、“以人为本”等理念,从方便护士转变为方便病人,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转变护理理念,规范服务行为

医院的宗旨和服务意识体现在医院文化的内涵中,也是护理理念的总目标。护理理念是指引护士思考与行动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护理理念具有规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行为的作用,是每个护士必须遵守的行动指南,是制定护理规章制度的依据,是护士组织内部协调的准则。各医院必须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相关护理理念,各病房也要制定体现本病区服务特点的护理哲理,并将理念、哲理展示于病房的醒目位置。护理部可根据工作任务提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如“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标;“四个一流”的目标,即练一流的技术,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环境,实现一流的管理;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要”的目标;“六声”服务的目标,即病人入院有“迎声”,治疗护理有“请”声,巡视病房有“问”声,病人合作有“谢”声,工作失误有“歉”声,病人出院有“送”声;护理“三到位”,即护理措施到位,护患沟通到位,管理工作到位。总之,文化的氛围,通过转变观念,规范服务行为,实现护理目标。

3.3营造良好环境,满足病人需求

医院环境的建设是医院文化最基本的建设。环境分内外环境,人在内外环境中保持平衡而取得健康,管理者是环境的营造者,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目前,许多先进国家把医疗卫生环境的配套工程称之医疗领域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医院的环境不是建立宾馆、酒店式的医院,而是建立既严肃又温馨,既神圣又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的人文环境是指职业化、生活化、品格化的医护服装和绿色的生命通道,还包括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营造处处为病人着想的治疗、护理氛围。还可推广有效护理的服务项目,如“病人选护士”的活动,在病区设立护士一览表,让病人选择自己的责任护士,护士被选中的服务次数和质量作为年终考评的指标;又如开展“一分钟效应”的活动,护理部将护士的仪表、仪容、礼貌用语、交谈艺术做出设计和规范训练,把各种情况下(如急诊就诊、门诊问诊、手术前访视、入院等)成功的“一分钟效应”编成标准模式,供护士学习使用时参考。这些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护理晶牌意识的树立,使全院护士形成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医院文化发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1-45.

[2]徐凯.浅谈医院文化建设[J].医院护理论坛,2008(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