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导创生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顺学而导创生课堂

刘金玲

刘金玲重庆巫山南峰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02-01

[案例]

通过对《夜莺的歌声》前面段落“诱敌”“带路”“歼敌”的学习,学生对夜莺这个角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夜莺的这项工作满含担心,所以学习最后一部分时,文中说“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着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学生就忍不住问道:“夜莺这次诱敌成功了,又待在那里去等敌人,要是被敌人认出来了,岂不是有很大的危险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中行’,这不等于送死吗?”“我觉得他待在那里一旦被敌人发现,或许他就会遭到像王二小一样被敌人用刺刀挑起,再千刀万剐……”其他的同学也随声附和。看同学们一个个眉头紧皱,我该作何处理?短暂思忖,总算有了眉目,于是问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他待在那里的确随时都面临着死的威胁,而且像你们说的一样,或许还死得很惨。既然如此,可他为什么还要在那里等候呢?”此问一出,学生沉入了思考中,随之又渐渐变得活跃了,我示意一个正跃跃欲试举手的孩子,他显得有点激动,说:“我觉得作者这样安排一定是想更加地突出小夜莺的英雄形象。因为夜莺明明知道有危险,可他为了打击日本鬼子,毅然决然地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待在这里诱敌。”还有孩子补充说:“一般的孩子是怕死的,知道有危险哪敢继续待在那里,而小夜莺做到了,可见他的英雄形象就格外丰满了。这就是作者这么巧妙安排结构的目的吧!”还有孩子忍不住补充说:“我认为结构更巧妙在于,这部分和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相呼应了。不难发现,他并不是真正在那里削什么,而是在那里等待敌人的到来。”至此,课文的学习已经上升到该有的境界了。

不过,凭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对孩子们刚才的探索交流做了简单总结,然后提出交流话题:“你还知道哪些像夜莺一样的抗日小英雄?讲讲他们的故事吧!”一个孩子忍不住抢先说:“像小兵张嘎、王二小、雨来……他们也都像小夜莺一样是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小英雄。”接着,在这个孩子的启发下,有的孩子不由得讲起了这些抗日小英雄的英雄事迹,尤其凸显了这些小英雄不顾自己安危,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搏斗的情景。此刻,课堂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似乎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反思]

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而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课堂生成,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疑问成为问题的“接生婆”,诞生出“新思想”,并融会贯通。

一、贵在生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般都将重点放在围绕“夜莺的歌声”展开,对夜莺与敌人机智巧妙地进行斗争时相关语言、动作、神态等重要句子的学习,而学到最后这个部分时,由于它并不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往往草草收尾结束新课。可是因为孩子们学习的投入,深入的思考,急为夜莺所急,所以学到最后这个部分时想草草收场都不行。当时这个孩子在探索中发现并提出了“夜莺这次诱敌成功了,又待在那里去等敌人,要是被敌人认出来了,岂不是有很大的危险吗”这个有价值的问题,有“一两拨千斤”之效益,全班孩子的学习探索热情因此空前高涨。

二、疑贵在“接生”

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面对此问题的提出,如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问题这个“接生婆”诞生的“新思想”应运而生,创生出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课堂呢?我短暂思忖,终于计策眉上心来。此刻,我并没有把孩子的思维仅仅定格在到底有没有危险这个毫无意义问题的纠结上,而是让学生在明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推波助澜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他待在那里的确随时都面临着死的威胁,既然如此,可他为什么还要在那里等候呢?”问题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接生”了,而后通过学生豁然开朗后思想的交锋,情感的碰撞,孩子们产生了“新思想”——夜莺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依然坚持着诱敌,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最感欣慰的是,有的孩子甚至在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表达方法了。可见,这“新思想”的产生,不仅仅使夜莺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了起来,而且能结合全篇文章进行深度思考,尤其能自发地探索发现了文章的写作方法,至此,课文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境界了。

三、“接生”贵在贯通

有人说,学习是一种积极、谈及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所了解到的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建构,我提出了“你还知道哪些像夜莺一样的抗日小英雄?讲讲他们的故事吧!”自然,孩子们将曾经了解到的像小夜莺一样的小兵张嘎、王二小、雨来……建构在了一起。尤其深感意外的是,学生在讲这些小英雄故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将重点锁在了这些小英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中行”的情节上。此刻,我分明感到,孩子们的知识在融会贯通,情感在绵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