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构建分析

曾丹

宜昌市森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443000

【摘要】植物造景是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造园的方法,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问题,利用原有的植物,选择野生植被以及本土植被来进行配植是植物造景的主要方法。但是在目前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构建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要不断的改变传统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提高园林的综合效益是有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植物造景的方法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植物造景;方法;节约型;园林绿化

一直以来我国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方面都是从美学的角度去构建实施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从而导致园林绿化中的植被种类比较单一,构建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容易退化,养护和建设成本过高。因此,我们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方法,以此来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

一、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造景就是利用植被、灌木、草本等来创造景观,将植物自身拥有的自然美配置成一副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生态环境以及绿化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不仅是供人欣赏和游览,同时还兼具着文化、生态等多种重任,是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窗口。但是在现阶段的园林植物造景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园林绿化的开发水平存在差异,很多地区的园林绿化开发的状态令人担忧。例如,很多园林为了追求美学的效果,生搬硬套一些生态理念,大面积的利用草坪热、大树移植等景观方式,导致园林绿化的效果没有特色和新颖,不能够彰显出地域的特色,只起到了装饰和绿化的作用。另外还有部分园林绿化的布局仅仅是追求了表面功夫,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植物特点,追求排场和尺度,导致这些园林景观在后期的保养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资源的同时绿化造景的层次较低。另外,我国大部分园林绿化的配置不具备系统性,从而抑制了园林绿化综合效益的发挥。园林绿化体现城市特色的核心,发挥其综合效益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以及各项功能的完善。因此,在建设园林绿化时要提高植物造景的方法,让其能够发挥出本身的价值。

二、基于节约型园林植物造景的要点

2.1注重植物的建造功能

采用艺术的布局手段将不同的植物构造成不同的空间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园林的需求。在室外环境中,通过空间组合的变化方式来实现不同空间的构成,一般是对封闭、半开敞、开敞、垂直以及覆盖等空间来调整植物的数量、大小以及高矮稀疏,或者是利用植物的天然屏障功能,以观赏者的角度,结合园林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障景以控制观赏面[1]。另外,由于植物的大小以及高矮程度不一,对观赏者的视线控制效果也会不同。

2.2突出植物的观赏性

植物自身的形态、香味、色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园林观景的设计者应该根据植物本身的特色来创建不同的空间功能,为观赏者提供更多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植物的果实、树叶、花朵、树干等在颜色上都有所差异,树叶的颜色常年不变的植物被称之为常青树,而树叶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的称之为变色叶树种,而不同的烈性的植物其花色和花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园林观景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变化因素,做到景观的合理搭配,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植物造景的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效果和生态效益。

三、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有效策略

3.1选用当地富有特色的节水型植物

在以往的园林设计中一般都喜欢使用大量的草坪绿化,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增加绿化的效果,但这种设计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符合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2]。因此,在选用植物时要选用节水型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绿化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例如,可以采用乔木、草坪以及灌木结合的方式,在大面积的草坪上种植乔木和灌木,这种方式虽然会加大前提的投入,但是在后期的维护中却能有效的减少成本,并且这种复式结构的绿化效果更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另外,还要选用富有当地特色的抗旱型植物,选用本地的植物能够有效的减少成本的开支,并且本地的植物存活率会比较高、适应性比较强,单靠本地的降水量就能维持生存。在灌溉的过程中也要改变传统喷水式的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滴灌方式,以此来节约水资源。另外,园林维护的相关人员在平时雨天可以收集一些雨水,利用收集的雨水来进行灌溉也能够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3.2利用原有的植物景观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时要注重保护原有的植物景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造景。如果将原有的植被进行大规模的移植会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对大树移植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在移植的过程中还会有损大树元气,导致移植后的大树存活率不高,就算有幸活下来,在生长态势上都有所下降,无法与大自然的景观相媲美。一般来说,野生植物景观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就算不对其进行灌溉也能存活,并且还很少需要打理,可以减少施工费用、后期管理费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的开支。因此,利用野生植被,不仅能够创造出类似野外的环境,更是符合自然的景观。

3.3改变以往硬质土地型为主的景观园林

在建设节约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植被,还要对构建好园林绿化进行后期的养护,要考虑到园林的功能、布局以及空间,发挥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3]。在传统的园林建设中,大多都采取建筑、雕塑以及大草坪等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植被绿化往往只起到点缀的功效,因此,想要发挥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就必须改变这种硬质景观为主的园林景观,这类园林的设计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并且在前期的造价和后期的维护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利用植被绿化控制硬质观景的比例,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进而提高生态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植物造景要多利用当地植物,挖掘植物自身具有的优势,改变传统的硬质土地型为主的园林观景,根据园林的布局、空间和功能关系来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并发挥其最大程度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永山.谈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J].农业与技术,2018,38(1):215.

[2]边疆.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J].现代园艺,2017(23):129-130.

[3]汪彦辰,毛岸奇.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