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9
/ 2

浅析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姜峰

天津市利维特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300401

摘要:一般地铁项目都建在城市繁华地段,交通量大,周边环境和施工风险更为复杂,技术要求高,造成了不少安全事故和巨大的人身财产及经济损失。本文从地铁项目施工风险概念和特征出发,对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价程序进行了阐述,同时从环境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铁项目;施工安全;安全风险;风险评价

引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路面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地下交通设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地铁项目建设却频繁发生不同安全等级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地铁施工技术难度大、作业隐蔽性高、风险因素众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便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地铁项目施工风险概念和特征

1.1概念

关于地铁项目施工风险的定义,学者们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国际隧道协会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灾害、事故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的概率与可能性”。《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将风险定义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建设各参与主体造成的损失及不利后果”。总结国内外学者地铁项目施工风险的定义,可以将地铁项目施工风险定义为: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受个体主观判断影响和环境条件作用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

1.2特征

对地铁项目而言,施工过程工序繁杂,且位于地下隐蔽空间,不确定性因素多。相对于一般工程而言,地铁项目施工风险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包括:潜在风险更多、风险发生不确定性更强、风险发生损失更大。

(1)潜在风险更多。地铁项目施工位于隐蔽的地下空间,一方面工序繁杂技术难度高,相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周期更长、规模更大,且大部分地铁工程位于城市繁重交通地带的道路或建筑下方,对质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因其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地下管线搭设复杂、地质情况多变,涉及到交叉作业,因此地铁项目施工过程潜在风险更多。

(2)风险发生不确定性更强。地下工程由于其复杂的环境特点和多变的水文条件,会对地铁施工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险影响。由于在地下施工,还会受到既有市政建设设施的影响,如:地下天然气、综合管线等。正是由于地下错综复杂的线路、复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存在,使地铁项目施工的不确定性更强。

(3)风险发生损失更大。地下工程在施工中隐藏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只有开挖后才能发现,一旦出现开挖不当、超挖等情况都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如塌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开裂等,这些事故一经发生则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2003年,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发生塌方事故,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2018年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坍塌,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5323.8万元。种种数据表明,地铁施工事故的发生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

2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

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可分为人员、管理、环境、设备、技术、材料这六类因素。

(1)人员因素。人员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状态一般指人的精神状态不佳、心理情绪波动和对安全的认知意识问题;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一般指人的专业技能操作是否达到专业操作水平、是否符合规范并按规范执行。

(2)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和培训上岗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对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以及现场管理人员有没有正确指挥等内容。总的来看,管理因素就是确认各项事宜是否落实到位,各岗位人员是否把各自工作内容落实到位。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现场施工环境、周边建筑环境和地质水文环境。现场施工环境一般包括照明、天气、作业空间大小、设施条件等因素;地质水文环境一般包括地下管线、地下水情况、地质情况、气候情况等因素;周边建筑环境一般指项目周边是否有邻近建筑、邻近路桥和邻近河流等因素。

(4)设备因素。设备因素主要包括设备的适用性和设备状态。设备适用性指设备选型是否合理;设备状态指设备是否定期维修、设备是否故障及零配件磨损状况等。

(5)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指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操作是否规范,如:是否及时支护、排水措施是否合理、有无施工缺陷等。

(6)材料因素。材料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适用性与材料的状态。材料的适用性一般指材料型号的选择、材料是否对该工程有效等;材料的状态一般指材料的质量、材料的存储情况等。

3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程序

风险评价一般按照:确定风险评价方法、制定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这四个步骤进行。

(1)确定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半定性定量分析三类,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工期、复杂程度及风险特点进行选择。在工程施工中,一般选择在工程的不同阶段选择使用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例如,通常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中,采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而在施工阶段则选择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的风险评价方法。

(2)制定评价准则。风险评价准则指针对不同的风险评价主体,设定每种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并采取一定准则将风险水平划分为若干层次,一般划分为不可接受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三个层次。风险评价准则是风险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决定了风险评价的结果。

(3)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进行风险计算,二是确定单项风险与整体风险水平。即选用风险评价方法计算风险值,将计算结果与风险评价准则进行比较,确定出单项风险指标的风险水平以及整体风险水平,得到综合风险评价结果。

(4)分析评价结果。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按照风险等级划分能得到风险因素归类,以及各个风险的风险值和项目整体的风险值。决策者可以结合这些信息,判断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成本及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做出是否放弃项目的决定。

4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环境方面。严格控制管线开挖风险。由于开挖过程需要先进行爆破施工再进行人工开挖,涉及到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天然气管等多种管线的开挖,需要明确管线的埋深、走向及材质,与管线责任单位联系并进行技术交底,能够改迁基坑外的进行改迁,无法改迁的选择合适的管线保护措施,时刻注意管线有无任何异常情况,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立即停工,禁止一切明火,立刻通知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封闭现场采取措施。

(2)技术方面。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的工艺要求和质量。严格控制开挖过程的放坡坡度,确保基坑稳定。在爆破作业完成开挖至坡底30mm处要进行人工修平,验槽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开挖过程中,要实时掌握土体压力的变化、土体结构的变化和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并做好防排水措施。

结语

随着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各个地铁项目也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与机制。一般来说,不同的地铁项目其具体风险是不同的。本文根据地铁项目施工主要特征,结合识别出的一般性风险因素,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无特殊要求的地铁项目,但在一些特殊的项目当中,风险因素的识别仍需要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赵金先,李堃,王苗苗.基于多元联系数的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1):23-28.

[2]孟楠,张新宁,段晓晨,等.新兴城市地铁施工风险评估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8,12(2):34-40.

[3]吴贤国,沈梅芳,覃亚伟等.基于变权和物元原理的地铁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6):87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