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 2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王润春买里开木·巴拉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乌鲁木齐市,830001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该病是肾病的一种常见病症,也是一种顽疾,病程漫长,不宜治愈[1]。因此,在治疗期间做好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有助于病情恢复,以免病情恶化。现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12-65岁,平均年龄(32.1±6.3)岁;病程范围2-5年,平均病程(3.0±1.1)年。出现以下临床表现,为严重病例。

1.1.2严重循环障碍由于水钠储留,血浆容量增加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轻者仅有轻度呼吸增快,肝肿大。严重者表现明显气急,端坐呼吸频咳,咯泡沫痰甚至带粉红色。心率增快,有时呈奔马律,肝大。危重病例可因急性肺水肿于数小时内死亡。

1.1.3.高血压脑病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出现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头痛、呕吐、一过性视力障碍,并可突然发生惊厥及昏迷,是急性肾炎危重症状。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脑症状可迅速消失。

1.1.4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可出现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

1.1.5辅助检查①尿液检查尿蛋白十~++十之间,镜下除见大量红细胞外,可见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②血沉增快;③抗链球菌溶血素“O”多数升高;④早期血清补体(CH50、C3)下降(多于病后6~8周恢复正常);⑤血浆尿素氮、肌辟有时升高。

1.2护理措施

1.2.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被,注意保暖,做好晨晚间护理,鼓励患者生活自理。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慎用药物降温,因为退热剂易致敏而加重病情,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指导患者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将传呼器置于患者伸手可及的位置。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给氧,吞咽能力下降者应防呛咳,外出时应有专人护送,防止发生意外。监测血电解质变化。

1.2.2安排好病房

病人入院后,此时大多病人顾虑重重,悲观失望,来到陌生环境感觉被家庭被社会抛弃,看不到希望未来而情绪不稳定。此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病人,特别要注意态度要亲切和蔼,为病人提供一个阳光充足,清洁通风,冷暖适宜,(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的病室,而且床铺松软,干燥,清洁,让病人感到舒适,温暖回家的感觉,会减轻一些焦虑的情绪,有所信任感。保持室内安静,保证患者的舒适修养环境。

1.2.3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体内,以保证患者能够拥有充足的精力配合治疗。患者应适量增加一些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量。患者不能饮食辛辣食物,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对于患者的水分以及盐的摄入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1.2.4心理护理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具有较长的病情和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如紧张和焦虑等,而且由于患者对该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可能会有较差的依从性。对于护理人员应该将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与患者的沟通力度加大,将其不良情绪及时

的缓解,同时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因此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睡眠充足。安排与情绪稳定的病人同住一室。及时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指导病人掌握放松技巧如:听音乐,读书,看报,练气功,缓慢深呼吸以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经常巡视病房,耐心地与病人交谈,从言谈中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帮助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表达自我感受使病人有焦虑情绪产生时愿意向护士倾诉。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协同家属和朋友一起进行劝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5药物治疗护理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用药较多,且疗程较长,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地用药,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述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和擅自停药的危害,对于一些用药时间较长的患者防止患者因对病情认识不足而擅自停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并采取应对措施。

1.2.6出院指导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及食物治疗,不可随意中断,切不可自作主张使用药物,因很多药物均由肾脏排泄会增加肾脏负担,以免病情复发,加重病情。要经常保持愉快

的心情,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保证个人卫生防止皮肤及尿路感染,性生活节减,做好安全避孕等。定期就诊复查,如出现水肿,尿异常,体重迅速增加等应及时就诊。

1.2.7健康教育给予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出院前对患者给予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慢性肾小球肾炎致病因素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和发病前兆、慢性肾小球肾炎常用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日常生活自我保健常识的认知、肾源性疾病的预防、健康饮食作息习惯的认知和家庭保健等。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文化水平以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知程度,针对性地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例如利用宣传手册和疾病专题讲座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和健康指导知识传授给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等健康教育方式。另外,护理人员在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因人施教。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过及时临床护理治疗,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满意。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缓慢发展的病情,其中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有逐渐退化的肾功能,最后将尿毒症引发出来。由于该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缓慢发展,这样患者在及时治疗以后,具有较低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该疾病的治疗是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这样不仅使患者心理负担增加,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相应的研究可知有效的综合护理临床方法可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2]。护理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护患关系,把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结合各项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慢性肾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孙玉华.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018,12(4):1221.

2赵桂华.浅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