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先行作用提升政治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发挥学生的先行作用提升政治教学效果

胡新添

胡新添(福建省永安市第九中学福建永安366000)

摘要:我国现在大部分的高中学校的教学理念都在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自身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慵懒,教师发挥着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素质落后等问题,因此,本文就高中政治的特点以及阻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主体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8-0071-01

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观念里,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不高,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当前高中政治老师的首要问题。所谓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发挥无限的价值,学习到更多的关于政治方面或是其他相关联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性的作用,以此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改以来一直要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本人对政治教学的几点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随着政治新课程的日渐推进,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将重心真正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中心,而应变身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咨询者,将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积极探讨、共同发展的有力平台。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以教材为主,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慎重对待学生提出的建议,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即便是不着边际的想法,也不能急于反驳,打击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而要给予循循善诱的引导,同时,要给予学生解释的时间,具体倾听一下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只要体现出丝毫的“闪光性”,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不要让学生产生任何的压抑感。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的距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掌握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爱和鼓励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做学生的知心人,实现和谐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积极互动,突显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即自己完成“阅读—质疑—思考—探究—得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唱宋祖英的歌曲《越来越好》:“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多了,工作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好”,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感受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变化共同讨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还能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色彩、图形、影像、动画等一体的高科技产物,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音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就业过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创业与择业的艰难和心酸,领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还可以播放《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片段,体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下坚持多党合作制度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也要适时播放新闻联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政治形势和时事热点,使政治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创建自己班级的政治学习论坛,加强师生互动。在论坛上,学生可以就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留言,请老师进行讲解;可以自由发表言论,针对所关注的社会政治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教师同学讨论交流意见。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政治理论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让他们在观察、分析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疑的问题要合理恰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所发现,进而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这样的政治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挑战的勇气,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智慧的价值,享受成功的愉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教学中要求政治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