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刍议

陈维扬

陈维扬

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510288

摘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其中一项要求,已成为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的重要内容。本文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速项目安全责任

本文就如何落实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进行研究。

首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定义。

切实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履行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完善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执行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承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作为项目的发包方,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因涉及承包方的管理,而且安全风险更多的是在承包方,所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第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过程如下图所示:

一、确定目的,形成共识

往往很多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时候,都会缺少这一步程序。为什么一定要先形成共识呢?一般的做法都是由企业领导指定某个安全部门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后再发布制度,最终执行。但是最后的效果却是制度束之高阁,布满尘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一定要先使全体人员了解到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面临的风险源危险点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特别是个人可能触犯的法律后果。全体人员经过热烈讨论和深刻思考,上下形成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是必要和及时的共识。这为后续的工作极大地扫清了阻碍。

二、识别法律条文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现阶段法律法规的信息获取主要是以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告为主,而各类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布种类极多,查找不便,部分法律文件更是未上网。如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些涉及管道天然气的地方规定就比较难找到。可以采取多套策略,一是以各级安监局网站、省、市政府网站为主进行查找;二是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项目管理内容反向来寻找适用法律条文,比如说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特种设备,那我们就去寻找特种设备的相关法律条文;三是从企业现有文件中进行寻找。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经过耐心查找,细心比对,识别适用于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11项、行政法规16项、部门规章23项、地方法规2项、地方规章2项和相关标准22项、规范性文件22项并保持更新,将适用内容及时传达给全体员工和项目参建单位。每年都要对上述文件识别一次,一旦有变化,就必须进行重新发布并考虑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

三、确定企业主体责任

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在识别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条文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了解到企业的主体责任有两大方面,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和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要履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所在地等地方法规规定的职责。首先,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要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有建立健全安全领导机构、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的配备,健章立制,经费投入、培训教育等。其次,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对承包方、合作方要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主要有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的核查、按照合同约定督促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建设单位的职责

四、分解责任

在确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以后,接下来就要将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了。这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分解有三个原则:

(一)要明确企业的各级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各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方面,在建立责任制时,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如安全、生产(项目管理)、工程技术、机电、人力资源、财务、征拆、党办、工会、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纵向方面,从上到下所有人员的安全职责,即从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人员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规定。

(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要遵循“分线负责,系统管理;分级管理,下管一级;责权一致”的原则。按照“一岗双责”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体现分级管理、分线负责、责权利关系协调的原则。如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设置了项目管理机构(相对独立的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并将项目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给项目管理机构。

(三)要把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全部工作分配到有关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中,做到“人人有责”。企业的各级领导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设计、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而各个职工在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完成安全职责。

(四)突出重点的原则。安全涉及生产的各个方面,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是全方位的,但必须突出重点,如果事无巨细地罗列责任条文,这些条文也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在界定企业和各部门、层次、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时,应抓住重点,围绕安全工作的重点来展开责任体系,这也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重点主要包括(1)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易造成人员伤亡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2)直接管理重要风险点和危险源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五、制度制定、发布

在分解企业的主体责任到各个领导、各个部门、具体岗位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制度的初稿的拟定过程,但往往制度的初稿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审议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反复。主要是涉及两个部门或以上参与的一些事务会存在争议。如安全培训涉及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部门,安全经费涉及安全管理部门和合约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对于此类问题,究竟是以一个部门牵头,其余部门配合的方式,还是以确定单独部门负责,抑或是具体事务具体办理等等,均没有通法。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始终无法确定该是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可先确定由某个部门来执行试行一段时间再反馈结果。

六、职责清单化

在现有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过程中,并未有职责清单化这一流程。职责清单化是因为现阶段在安全领域存着这样一个问题:虽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但对具体事务进行追责时却容易出现不同部门、岗位会推诿的情况。同时,各级领导、部门、具体岗位在履职过程中,也常常对具体事务该由谁来执行存在困惑。将职责清单化有利于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清单化的原则:

一、全过程、全面覆盖。如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包含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交竣工阶段,施工阶段又有风险管控、技术管理、人员与机械管理、应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必须将各个阶段各个事务都清晰统计。

二、确定时间和频率、地点、人物、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等内容。

三、善用图表。对于某些事务包含几个部门、流程有衔接的,也可通过流程图等形式进行补充说明。

七、执行、检查、反馈

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最终是在落实上面。企业各领导、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要按照发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清单,依据各类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履职。

检查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这就涉及到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的问题了。建议在形成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的时候可针对清单进行评分,确定优劣并奖罚,对于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定要追究。二是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各类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检查包括自检、监督检查。检查的方式要对照着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清单逐项比对,发现问题整改闭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检查之后,要及时将结果进行反馈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制度进行修订。

结语

只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由大家来共同承担,真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工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各类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机可乘,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汉波,安全隐患排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策研究《中国化工贸易》2017,9(14)

[2]田震,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比较《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