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体验、认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参与、体验、认知

宋伟玉

——在教学中给学生“多动”的机会

◇宋伟玉

(威远县实验小学威远642450)

课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本教材,它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超越。《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些都为我们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然后达到认知的目的,给他们“多动”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兴趣盎然的学习中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设计了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的值日生讲话,让学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值日生所讲的形式不限,内容健康向上就行。学生可以读好的文章,可以讲故事,可以朗诵诗歌,为了做好值日报告,自己都会去查资料,或向同学、家人请教,精心准备,这样学生也扩展了视野。同时我还设计了学生写“班级故事集”,值日生当天做完值日报告后还要把值日心得或班级、校园发生的事或在上学中把看到的人或事写在“班级故事集”上。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对语文课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老师也及时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也让师生感觉到语文课上“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也许有老师认为这样太耽误时间,其实不然,这样课前5分钟让学生去展示自己,那是“一箭多雕”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思多听多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创造者。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对文章主题的探讨:是否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有理有据的说明自己的观点。我记得当时这个问题一提出,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发言时甚至双方还争执起来。而正是这样的讨论发言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课文。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动脑

过去一堂公开课,有许许多多的“花架子”、“满堂灌”。整个课堂看起来很活跃,还把“热热闹闹”作为衡量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标志。而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无声”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还经常让学生“静下想一想”,“眼睛闭起来想一想”------这除了能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外,还培养了他们养成“静思”、独思的良好习惯。

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那如何让他们获得成功呢?我觉得老师首先对学生的人格要尊重,学生得到这种尊重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的去学习,另外要多表扬多鼓励。

真正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是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不是几个好生在那“唱主角”,可往往每个班都有些困难的学生存在,他们或许是因为理解能力真的不如他人,或许是天生内向不爱表现……,面对这些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教师的态度起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冷淡、不适当的批评他们都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语文课也就不感兴趣了。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办法让这部分学困生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因此我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另外,对于他们的回答我还经常作出一些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回答错了没关系,要对自己有信心”诸如此类的评价,学生获得了满足感,成功感,又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五、要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去燃放学生的审美激情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我们要求学生能说会写,首先自己也应当能说会写,否则难以征服学生。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自身写作经验的作用时指出:“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④一个优秀的作家、学者,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却必须是一位有追求的作家或学者。正因为如此,不少的语文教育专家才大力提倡教师“下水”。

教师“下水”:如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欣赏、一起写作、一起做题等。一次仿句训练,要求学生仿照“祖国是森林,我就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小的水滴”这一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学生的不少答案都可以得满分,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一种神韵。于是,笔者兴之所至,也随口吟出两句:“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祖国是一把美丽的七弦琴,我就是琴上快乐跳动的音符。”话音刚落,便赢来了学生一片热烈的掌声。燃放学生言语激情的最好方法是首先燃放教师自己的言语激情,让学生忘情于写作的最好方法是让教师自己首先也忘情于写作。

一个有深厚专业素养的教师也是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而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将学生在书海里遨游能以“乐”为舟。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