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试析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优化策略

郭昕宇

(国网巴林左旗供电公司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现阶段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已经呈现出全面创新与改进的发展趋势,在对远程监控技术以及远端维护技术展开合理应用以后,有效增强了通信质量。而在专业正规管理的背景下,使得网内传输的通道更加稳定,这不仅降低实际工作量,同时还全面增强工作的实际效率。基于此,可以形成高质量的经济消息,为电力通信交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集成;优化策略

引言

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各部门的设备、人员所涉及的自控、保安监控和消防安全等系统设计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仲裁,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的物理等形的布线方式,为将来发展交换式网络奠定基础,降低了传统布线时各系统的重复浪费,同时降低了布局和设备搬迁的费用以及维护费等,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自控是将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雷接地系统、防火与保安、运输、防汛等设备,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一个综合监控系统,能够为大楼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还能节省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费用,使机房达到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的目的;保安监控系统是应用监视和防盗报警设备对某些区域或场所进行必要的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两部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1通信交换网组网状况

目前电力系统通信交换网包括5套行政交换机和1套调度交换机,分为公网和专网两个部分。公网包括通信公司龙南总站,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个通信站,中心主站交换机通过CSN.1信令与公网连接,通过PRI信令与专网下一级的五个分站连接,各站之间均采用两兆传输。

通信交换网子系统内行政交换机和调度交换机已运行十多年,存在网络内节点不断增加,话务负荷不断增大,二次电源不稳定等问题。依据通信设备及电路运行率计算公式,对2013年1月到8月共计8个月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虽然每月故障路数不多,设备运行率很高,但长期存在的中心主站与端局通信两兆连接时有中断等“瓶颈”问题急待解决,我们通过采用统一的网内传输协议、调整主备用时钟等方法,维护交换网络的平稳运行。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种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人们之所以建立此系统主要是为了服务于电力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的功能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来完善。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功能。(1)监测、控制电力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监测、控制电力系统,可获得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数据,人们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数据资料,能更详细的了解电网运行情况,以便进行科学调度。在监测、控制电力运行方面,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对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采集、分析、统计、处理。并可把这些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级电力调度部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第一时间识别电力系统存在的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借助电力报警系统及时向电力管理人员传达异常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b.借助电力自动化系统,可更全面、更有效的管理各电力设施,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2)科学、合理调度电力。确保电能的安全、可靠、连续供应是各供电企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首要任务,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能科学、合理的协调电能供应,以充分满足各电力客户用电需求,同时应尽可能的提高电能质量。科学、合理的调度国家电力,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电力资源,不断提高电能应用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3通信交换网的优化方案解构

由电力调度智能化集成所构建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实现了通信交换网的扩容,将其优化建设融入系统整体设计规划中。基于当前通信交换网,若增多设备数量,则可以实现ISDN功能,也就是构建综合业务数据网络。其中,ISDN不仅可以始终提供交换电话网等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业务,与此同时,还对ISDN和网络兼容即互通进行充分考虑。而ISDN业务种类相对较多,而且要针对用户在新业务方面的需求予以全面估计。具备终端功能的用户终端业务以及能够提供基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业务属于ISDN电信业务的重要组成,还提出了补充业务。在补充业务的作用下,能够为用户通信提供便利。对于承载业务而言,主要是用户与用户信息实时传递的主要方式,并不会对信息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改变。承载业务主要针对于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一种低层功能。用户终端业务能够有机结合传输功能与信息处理的功能,在提供低层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提供高层功能。而承载业务与用户终端业务能够与补充业务相互配合,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在IS-DN中接入多种终端设备,可以提供多样化电信业务,并获取理想经济效益。通信交换网在解决系统设备运行问题的同时,也同样获取了最大化的效益。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在电力通信交换网远程监控系统及远端维护系统被应用以后,极大地减少了行政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次数,也使发生故障的整体时间大幅度降低。

4解决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缺陷的具体策略

建设电力调度智能化的过程中,要求针对各个部分人员与设备所涉及到的保安监控、自控以及消防安全等系统设计予以有效仲裁。

4.1综合布线系统

其物理布线方式为其交换式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传统布线中各个系统重复性的浪费。与此同时,还可以节省维护、布局以及设备搬迁的相关费用,所以,经济效益十分理想。

4.2自控

就是高层建筑物内部包含的给排水、电力与空调等相关设备,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集中性监视与控制,最终构建综合性的监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更加安全与舒适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费用,最终实现机房少人值守或者是无人值守的主要目标。

4.3保安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体运用了防盗报警设备与监视设备,进而针对某些区域或者是某些场所进行监控,使得实际工作效率得以全面提升,确保人身与财产的安全。其中,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单独使用防盗报警系统以及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也可以将两者联合进行运用。在规划设计并开发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原理以及系统建设的相关设计思想与技术说明,甚至包括功能特点等内容。另外,应高度重视综合布线、火灾自动报警以及监控系统等多种智能化专业集成系统,实现深入开发与建设。通过评估智能化的集成效果与建设应用效能,对电力调度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优化方案进行合理地规划,明确智能化系统集成发展的方向与具体目标。电力系统通信交换网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电网调度、生产以及行政办公实现内部电话通信的目标,基于此,在数据传输方面提供必要的通道。在设备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中,检修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质量管理等相关方式进行合理地运用,以保证进一步增强交换网内部相关设备运行的效率,为通信交换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5结论

电力通信交换网远程监控和远端维护系统投入使用后,通过加强专业化和正规化管理,提高了网内传输通道的运行可靠性,减少了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电力通信网交换系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宜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