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设施部件普查的研究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设施部件普查的研究与实现

刘晓光

刘晓光

天津市测绘院天津300381

摘要:市政公共管网设施部件普查是建设“数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纳入信息化管理的一项基本核心工程。本文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市政设施部件普查的重要性、方法及流程,为市政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市政设施;城市部件调查;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

1.引言

中新天津生态城(Sino-SingaporeTianjinEco-city),是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的一项战略性合作项目,自2008年9月28日开工奠基以来,生态城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及生态住宅工程建设,项目总开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如此快速的发展进程,必然要求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达到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在管理空间的划分上精细化,二是在城市管理对象的管理上数字化。也就是说,要同时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从而实现精准、高效、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的城市管理。

市政管网设施部件作为城市最微小的细胞单元,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真正属于城市的不可移动的要素。准确掌握市政管网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位置、属性,是实施有效城市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根本要求。

⒉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

2.1单元网格划分

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网格划分采取片区、社区、细胞进行三级划分。在基础层面上,将3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分为动漫产业园区、永定洲片区、起步区、中部片区、东北部片区五个大区,每个片区依照道路进一步划分社区,每个社区再依据地理及功能类别划分出细胞单元。这种划分简洁实用,便利了城市的数字化管理。

2.2部件分类

根据《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并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身的特点,将城市部件采集内容按照层次依次分为总类、大类、小类、亚类和子类。部件总类分为2类,一个是常规类,一个是扩展类。常规类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等六类,其小类划分依据《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扩展部件类是在充分考虑生态城建设的特殊性上,专门用于对常规部件类的扩展。包括对新添加部件内容的完善和对已存在的部件内容的细化。例如气力垃圾管线、燃气放散阀、热力补偿器等,都属于新生事物,是对部件内容的进一步增添。同时,将小类路灯进一步划分为普通路灯、风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和混合路灯等亚类,是对部件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部件调查内容的精准。

2.3部件编码

部件编码由29位数字组成,其中: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

行政区划分为若干片区,片区代码为3位,从001~999;一个片区划分为若干社区,社区代码为3位,从001~999;一个社区分为若干细胞,细胞代码为2位,从01~99。

总类分为2类,一个是常规类,一个是扩展类,常规类代码为00,扩展类代码为21。

大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大类,具体划分为:01~06分别表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设施类。

小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小类,具体编码方法为:依照部件小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亚类代码根据具体情况为2位或无,表示部件细类,具体编码方式为:依照部件亚类从0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如果某部件不含亚类,则以00代替。

子类根据具体情况为3位或无,具体编码方式为:依照部件子类从001~999由小到大顺序编码;若某部件不含子类,则以000代替。

编号为具体单个部件的编号,具体编码方式为:从0001~9999从小到大顺序编码。

3.部件调查

3.1空间信息数据采集

目前部件调查中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大致有三种基本模式:基于数字地形图的外业普查模式、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获取模式和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获取模式。由于中新生态城在项目建设的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测绘数据,现有的1:500地形测绘资料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和更新,因此采用基于数字地形图的外业普查模式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测绘数据,避免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提高部件调查的效率。

部件普查工作的野外数据采集以我院最新修测的中新天津生态城1:500地形图为基本底图,将现有的市政设施部件补绘到地形图上,形成工作底图。野外测绘时,采用RTK或全站仪等手段修测、补测位置不准确或遗漏的部件。并将部件的平面位置采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标定在工作底图上,给定编码,同时填写部件的属性调查表。其基本流程见图1。

图1:部件采集技术流程

3.2部件属性调查

对生态城市政设施部件的属性调查,主要从类别和规格调查、状态调查、权属调查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作业人员以工作草图为依据,逐一调查市政管网部件的名称、部件材质、尺寸规格等基本属性信息。对于专业属性不明确的部件,比如产权所属、养护单位及管理单位等信息,可通过生态城建设局等相关管理部门配合,进行梳理。

3.2精度要求与注意事项

天津生态城部件的平面位置精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分为三个级别,详见表1。

表1:城市部件定位精度要求

4.部件数据的处理与建库

城市部件的数据处理是将外业测绘、普查等手段采集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与录入,形成DWG格式的数据成果,构成城市部件建库的直接数据源。主要工作有:城市部件点位编码与展绘、城市部件属性录入、城市部件DWG成果数据编辑、面类型部件封闭性检查等。

城市部件的数字化入库是以DWG格式城市部件成果图为基础数据源,经过转换、整理、编辑、拓扑等步骤,将数据成果转换为ArcGIS格式数据。主要工作步骤有:数据文件中点线面的提取和转换;线、面类型部件构建及拓扑化处理;城市部件文件格式转换;城市部件数据属性录入等。

图2:数据入库的基本流程

5.结束语

本文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现状,对市政设施部件普查工作的建设思路进行了阐述,通过市政设施部件普查工作,可以准确掌握市政管网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位置、属性,是实施有效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共享的基础,避免了重复建设、信息分割的局面,降低了日常管理成本,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CJ/T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S]

[2]CJ/T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S]

[3]CJJ/T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S]

[4]周平,滕德贵,曹欣等.重庆市市政部件普查要点浅析[J].城市勘测,2009(1)

[5]赵晓红,冯喜平,杨涛等.宝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基础数据的建立[J].城市勘测,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