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1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对比

杨新方

杨新方(内蒙古乌海市蒙中医院影像科内蒙古乌海016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221-01

【摘要】目的研究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与手术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瘤内是否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局部组织侵润,远处脏器的转移等。结果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5例,均为单发性肿瘤。肿块直径3.5—12.4cm,平均7.8cm。9例发生坏死、囊性变(75%),2例有钙化(16%),1例有转移(8%)。结论加深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无功能性影像诊断临床对比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是临床上十分罕见的神经内分泌源性的胰腺肿瘤,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该病的正确诊断率越来越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及手术证实的该病患者15例,且完整收集患者的影像诊断说明资料及临床治疗的资料,先做如下详细报道:

1材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12例该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5岁。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与病理证实且每例肿瘤均行免疫组换染色标记已确定其特殊的激素分泌情况。

实验室检查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则血清CEA及CA19—9的表达水平,已便于鉴定诊断。

病例学检查方法:病理取材经福尔马林固定、术中快速冰冻、常规石蜡包埋和HE染色,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理情况并行肿瘤免疫组化染色标记。

影像学检查方法:

(1)12例术前均行CT检查使用菲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机,条件为120KV220MA层厚5mm层距5mm,对比剂为碘海醇100ml,经高压注射器由上肢静脉注入,速度3.0ml/s进行三期扫描。

(2)B超:使用岛津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取仰卧位,常规胰腺扫描,观察胰腺的形态、回声等情况。发现胰腺占位,详细观察占位的位置、大小、回声、包膜是否完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2结果

(1)临床表现:12例中10例有反复上腹痛发作,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时偶尔发现腹部包块,血CEA、CA19-9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2)病例结果:手术后病理镜检显示肿瘤呈条索状、团块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大小一致,间质血管丰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与胰岛细胞瘤相关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结合临床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明确。

(3)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结果: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5例,均为单发性肿瘤。肿块直径3.5—12.4cm、平均7.8cm、9例发生坏死囊性变,2例有钙化,1例发生肝转移。CT平扫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形状,较大时可会凸出于胰腺外,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有较明显的强化,其内可不均匀,肿瘤边界大都清晰、B超显示肿瘤多为不均质团块,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包膜多完整,主胰管无扩张,周围临近血管多见推移。

3讨论

由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在临床上颇为罕见,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该病由于不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学功能,临床通常无明显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即使肿瘤体积已经较大,只要不挤压临近脏器或发生恶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尽管如此影像学检查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学者认为联合运用腹部超声及CT检查,几乎所有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均可获得明确诊断,其次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在影像学表现上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有较显著的差异。这要体现在肿块直径大小上,前者往往直径大,本组资料所统计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肿块平均直径为7.8cm左右,而功能性胰腺瘤(例胰岛素瘤)平均直径2.5cm,由于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在病理组织学上很慢鉴别,仅靠是否侵润性生长、肿瘤有否转移作出判断。因此影像学检查在肿瘤良恶性鉴别上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病例学研究表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属于富血管性肿瘤,其转移灶亦为多血供性,故CT增强扫描较易显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也可与胰腺癌鉴别。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强化明显高于胰腺实质,而胰腺癌为少血供肿瘤,强化不及胰腺实质,呈相对低密度或低信号,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极少引起胰腺主导管的阻塞,已很少侵犯血管,常向胰腺腹侧生长,而胰腺癌有嗜神经生长的特性,故常向胰腺背侧生长而侵犯主导管及腹膜。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囊性变后与胰腺囊腺瘤鉴别困难。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病理检查。

4结论

清晰认识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由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有慢性生长的特征,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其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郭启勇主编.实用放射学.

[2]杨志英,赵平,刘展等.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37例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2,82: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