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吕文学

北安市第二人民医院1640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予以牙体疾病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合统计学相关理论,评价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4例(40.00%)治愈,6例(60.00%)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14例(53.85%)治愈,10例(38.46%)有效,2例(7.69%)无效,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8例(33.33%)治愈,12例(50.00%)有效,4例(16.67%)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EDTA在牙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EDTA;牙体疾病;应用效果

通常而言,在牙科修复与根管治疗过程中,利用器械切割或打磨牙体组织时,玷污层极其容易滞留于根管壁或牙本质表面上,此种物质对根管壁、充填材料、牙体组织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易诱发微渗漏现象,不利于根管治疗与牙体修复预后。近年来,去除玷污层已成为了临床诸多研究者的重要课题[1]。现阶段,在临床上,去除玷污层多借助冲洗剂,利用其化学冲洗作用可实现治疗目的。目前,EDTA在牙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了临床上诸多学者的广泛认可。为了深入探究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牙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牙体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牙体病理学理论与专业医疗器械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占有32例,女性有28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在(30.45±2.47)岁之间;10例龋病,26例牙髓病,24例例根尖周病。

1.2一般方法

60例牙体疾病患者均接受常规性药物治疗,同时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此为辅助性钙离子络合药物,于牙体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其促进作用。其作用原理:结合人体内的钙,构成螯合钙,作用于髓腔中可软化牙根管壁中硬组织,并实现脱钙,对牙体本质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此外,其涵盖的丙二醇成分润滑效果明显,于牙根管冲洗、扩大、污渍清除等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3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主要病症完全消失,牙体病变组织处于正常状态,牙齿功能完全恢复;(2)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牙体病变部位明显改善,牙齿功能趋于好转;(3)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由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治愈4例(40.00%),有效6例(60.00%),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治愈14例(53.85%),有效10例(38.46%),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治愈8例(33.33%),有效12例(50.00%),无效4例(16.67%),总有效率为83.33%。如表1所示。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不合理生活或饮食习惯导致人们牙体损害状况日益严重,譬如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牙髓组织等方面的疾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同时给人们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一种有效的螯合物,可与人体内的钙结合,构成螯合钙,在牙体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此外,于乙二胺四乙酸中,如丙二醇等添加成分具有润滑作用,能促使根管壁扩大,预防器械折断,并能将根管壁玷污层去除,值得临床借鉴[2]。

通常而言,在牙根管冲洗中,EDTA呈液态状,能快速溶解牙本质,促使牙根管中的残髓、牙本质碎屑等物质呈悬浮液状,借助冲洗液可将其自牙根管中清除。于牙根管预备过程中,借助液态状的EDTA,于1min内可将牙根管中的玷污层去除,最大限度地敞开牙本质中的小官,便于牙根管填充与侧支牙根管清洗[3]。此外,应用EDTA可将清除患者牙根管中的玷污层与坏死物质,预防玷污层与坏死物质堆积在根尖或牙体根尖孔,缓解患者痛苦。

有学者认为,在牙根管扩大中,应用EDTA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牙髓病、龋病、根尖周病等疾病。于此类疾病治疗过程中,牙科医生将凝胶性状EDTA涂在根管挫外围,继后行根管扩大操作[4-5]。在根管挫影响下,EDTA药物可顺利进入牙根管深处,发挥其润滑作用,于弯曲狭窄牙根管预备扩大时,可避免根管器械折断,有利于软化患者牙本质,促使狭小牙根管与钙化扩大。此外,于牙根管冠根中1/3部位,极其容易出现根管钙化闭塞现象,积极应用EDTA,发挥其扩通软化作用,可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对根尖位置具有较差的闭锁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总有效率为83.33%,表明在龋病、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治疗中,应用EDTA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与有关研究报道结论具有一致性。

此外,在牙本质内层龋表面清理中,EDTA也具有颇佳的治疗效果。有学者发现,将酸蚀剂转变为10%的EDTA,能完全清除患者牙本质内层的表面玷污层,借助牙本质黏合剂,修复缺损牙本质,安全指数高,同时具有较大的成功率[6]。另有研究发现,采用15%的EDTA+5.25%的次氯酸钠进行根管交替冲洗时,能去除1/3管壁玷污层,但根尖1/3部位玷污层清除效果有待强化,多与根尖1/3管腔狭小等相关[7]。从整体角度上来讲,EDTA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扩大针根管预备;二是软化根管,三是适用于牙齿钙化性狭窄根管,闭锁性根管;四是清除根管内钙化物及垢层,五是具有润滑作用,能维护器械与牙齿。经由化合反应可将离子化物质清除,进而去除次氯酸钠无法清除的垢层,抗菌活性良好。

综上所述,积极应用EDTA药物对牙体疾病进行系统治疗,治疗效果颇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颜强.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5):2993-2993.

[2]杨美君.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24(22):94-95.

[3]高飞.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

[4]陈幸,朱庆萍.半导体激光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口腔生物医学,2011,26(04):215-217.

[5]牙体牙髓病学[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口腔医学会:201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