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作——竞争”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3

谈“合作——竞争”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钱立树

钱立树(淳安县教师进修学院浙江杭州311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竞争”学习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分析了政治课教学中“合作——竞争”学习方式的操作策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分组合作竞争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笔者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在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索运用“合作——竞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希望学生在竞争中成长,以期探索出适合本校学情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

一、“合作——竞争”学习方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

1、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应该站在师生平等的角度来进行交流,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多虚心听取和接受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与人在平等关系上的合作效果远大于在对立关系上的合作效果。师生关系如处于对立状态或压制状态下,其相互合作的意愿不强,甚至给引起冲突。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上才有利于合作,才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2)因材施教原则。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个性也存在着差异,要从每位同学的知识、能力、性格、气质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成不同质的组别。

(3)实践性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得以提高。

2、操作技巧指导

在合作竞争学习中,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抛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说你们开始合作学习,学生便会合作竞争学习了,那样只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技巧的指导。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你在这个小组要为小组争光,每个人都要在小组中有积极的行为表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小组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

(2)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能指导。要求:①认真发言。轮到自己发言时,要大方、大胆地用流畅的简洁明了的用语表达清楚,不可嬉戏搞笑,要严肃认真。发言时要说:“我们组的观点是……”、“我们组认为……”,不可说“我认为……”、“我觉得……”。②诚恳聆听。要注意诚恳聆听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发言,不要随意打断他的发言。注意力要集中,不要做其他事,眼睛要注视发言的成员,可点点头表示赞成他的观点。③礼貌交流。如果你不同意他人发言的观点时,要委婉表明不同观点,切不可嘲笑讥讽,也不能大声呵斥争吵。要善于表扬、赏识他人的积极行为表现和努力成果。

(3)对书面成果的形成进行指导。在确立一个教学目标后,组内分工,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时在各自的稿纸上写出自已的观点,然后由本组的执笔归纳综合。

3、具体操作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合作——竞争”学习方式的基本模式见下图示(图一):

图一

(1)全班分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实施“合作——竞争”学习,就必须对全班进行分组。“分组”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了解和教学的需要。笔者一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别、能力进行异质均匀分组。笔者觉得一组以4-6人为宜,如果一组人数太多,在合作学习时组织麻烦也较吃力,如果人数太少,显得力量单薄。2006学年所教的高一(3)班有54人,我就把全班分成9组,每组6人,按入学时成绩的高中低进行比较均匀的搭配。

(2)确定目标。在分完组之后,引导学生合作竞争学习之前要先确定学习目标或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三维目标,就要事先确定合适的合作课题,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那怎样的课题才适合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合作学习:

①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思想政治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高中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如“怎样正确对待金钱”、“你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等问题。

②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的,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社会调查:农村村民是如何自治的?

③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饧笔凳┖献餮埃芗由钏嵌匝澳谌萆畈恪⑷娴睦斫夂透形颍硐殖龆院献餮暗某晒Π盐铡?(3)组内分工合作。教师分好组确定好合作课题后就要指导组内分工。笔者对学生组内分工的原则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下图示(图二):

图二

①确定组长。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主持整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对教师安排的探究任务进行分工。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执行力的核心,更是分组教学成功的关键。

②确定执笔。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或组员轮流执笔。执笔的职责是集合小组的思想并形成文字,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③确定发言。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或轮流发言。合作学习需要交流,尤其是组间交流更需要一个发言人,他是小组思想和合作成果的发言人,是小组与小组进行交流的喉舌和形象代表。组长保持学期或半学期的稳定,而执笔和发言人每次轮换,这样既能使小组教学保持稳定有效,又能让小组成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④任务分配。在小组工作责任人确定后,对一个具体的合作学习课题进行任务分配,形成“事事有人做”。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组长可交给每个成员相同的任务,那就是每个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外合作学习中,如要合作一个较难的课题,需要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文献的,组长就要具体分配任务,各成员的任务可能不同。

⑤成果生成。小组成员在领到任务后,各自努力去实现完成小组分到的任务,形成“人人有事做”。笔者在指导课堂合作学习时,小组的成员依据组长分给自己的任务,一般是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观点。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先在预发的稿纸上写下来,然后由执笔把各自的观点汇总。如遇观点相同的两个同学都要求作出补充。执笔汇总的观点写在笔者设计的预先印发的《政治课堂合作竞争学习记录表》上。该表设计如下表一:

表一、政治课堂合作竞争学习记录表

(4)组间相互竞争。各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竞争学习的过程,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小组竞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一是过程竞争,二是结果竞争。

①过程竞争。过程竞争犹如百米赛跑,为了获得第一,在跑的过程当中就要快过别人,最终才能有第一这一结果。教师布置合作课题后,每个小组为了解决这一课题,达到学习目标,“超过他组,力争优秀”的思想激励着小组的每个成员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小组合作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组而言就是竞争。

②结果竞争。过程竞争最终表现为结果竞争。每个课题通过合作解决往往通过合作的书面成果表现出来,而各组的书面成果不尽相同,需要通过交流、点评,评出优秀小组。而获得优秀小组的成员会有一种胜利的自豪感、成功的满足感。在一次合作学习中,没有获得优秀的小组,教师要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在下次的合作学习中竞争获胜。

(5)交流奖评。合作学习不仅是在一个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展开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表现为整个班级的合作。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合作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就体现为一个班级的大合作。

①组间交流。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布置一个合作课题后,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相互配合、充分合作,形成书面合作成果,在教师的主持下,各组的发言人依次进行发言,使各组的合作成果在班内得到交流。各组的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注意用语,不要说“我认为……”、“我的意见是……”这种表达方式,而应说“我们组认为……”、“以我们小组之见……”等。

②点评奖励。教师对各组的发言及发言内容进行点评,同时结合小组自评。点评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每个合作学习任务总分是20分。其中,合作过程小组自评10分,也就是过程竞争分数;合作学习的书面成果是10分,也就是结果竞争分数。教师把每次的评分记入《合作竞争学习总评表》。

《合作竞争学习总评表》设计如下表二:

表二、合作竞争学习总评表

一个学期结束,教师对《合作竞争学习总评表》进行汇总,把每次合作学习的课题两项得分加在一起,算出各组的一学期总得分,评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占1/3。教师对A等级的小组进行表彰,授予优秀小组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如笔记本、水笔等学习用品;对于获得B等级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C等级的小组给予鼓励。

(6)目标达成。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置的合作竞争学习课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竞争学习是为了解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通过分组、分工、合作、竞争、交流来解决课题,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下面举例来说明:

【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合作竞争学习

笔者在教学《经济生活》第六课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框时,在课堂上把本框知识讲授完后设置了一道探究题:阅读漫画(如图三),合作探究:

①居民的投资途径主要有哪些?

②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设置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几种主要的投资途径,培养学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理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投资意识和投资的风险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投资利国利民。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任务,组织各学习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每组的组长开始主持工作,执笔人拿出事先发下的探究记录表作好记录准备。各小组成员首先根据探究任务,开始审题,联系书本知识独立思考,并把结论写在稿纸上。然后由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发表自己的思考结论,由执笔人记录在探究记录表上。小组成员形成基本共识后,由组长负责对本组的合作经过进行自我评价。如第六组的小组自评是:“本次合作学习很成功,组长分工到位合理,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并发表观点,合作氛围浓厚,执笔合成了全组的答案。”

小组合作学习后,让各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表小组观点,在组间交流。在各小组发言后,通过发言交流共享探究成果,教师作点评归纳,形成共识。

对于第一问,通过课堂学习并结合漫画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来,难度不大,但是很多小组没有想到平时最常见的实业投资。

对于第二问,由各小组合作学习后,经过各小组的发言人发言补充,大部分内容都能够答出来。如能对储蓄、股票、债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比较,能说出投资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教师补充使答案比较完整。

政治课堂上各组在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掌控。笔者及时走访各组,了解情况,指导意见,合作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笔者除了在政治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竞争学习,还会组织学生对课后布置的作业进行合作竞争学习。在新西兰,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许多学校都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学生们合作进行的活动,其中有一项颇其特色的活动——合作完成作业。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也探索了“课后作业合作竞争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模式见图四:

图四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课后作业合作竞争学习方式”,与传统的作业方式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传统作业练习是要求独立完成,而作业合作竞争学习方式是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根据一堂课的重难点、教学要求来进行,作业形式有一张讲义练习、作业本上的每课一练或单独布置一个探究题。作业布置应注意量与质的统一,不宜过多,不宜过难,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二、实践成效与反思

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轮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了合作竞争学习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在实施新课程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竞争”学习实践探索,深受学生的欢迎,它可以增加与同学交往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从侧面促进了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处理。“合作——竞争”学习能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竞争学习”方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对于怎样分组进行有效合作公平竞争才是最佳的还是值得再去研究。

2、在分组合作竞争学习过程中,对于有些较难课题的合作学习,那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心里无形中会把学习优秀的学生当成权威,如何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还值得再探索。

3、如何才能让各组真正做到课外自主合作竞争学习,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更是值得去研究,否则只是一种形式。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竞争”学习既有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较多问题,笔者会在今后的新课程教学中继续探索,力争解决上述的一些不足,以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竞争学习取得更大成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3月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4和选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3、马兰《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4、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