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粪源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生猪养殖粪源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穆春云

响水县南河畜牧兽医站224000

摘要:在现代生猪养殖的规模日趋扩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的阶段,为加快猪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防止疾病,会在饲料中添加大量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甚至是严重超标。但是由于猪对金属元素的低消化吸收率,大量金属元素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我们若是不重视对猪粪便的合理处理,那么这些大量的重金属排放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生猪养殖粪源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的防止措施,希望可以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猪养殖;粪源重金属;污染现状;防止措施

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就促使着现代生猪养殖市场开始不断的发展,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今的养殖场主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的喂食生猪含有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生长调节剂,这就使得生猪排泄粪便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极大的威胁了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合理的分析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此问题,从而更好确保生猪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猪肉产品安全得到有利的保障。

1、生猪养殖粪源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

1.1粪源排放量分析

每一个生猪养殖厂的粪便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一头商品猪从其出生到出栏排粪量至少在850kg左右,而一个养殖场总的鲜粪产量至少能够达到390000万t,它们已经成为了我国污染源的主要首领。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生猪养殖的粪便排放量是非常巨大的,若是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任凭其排放出大量对的重金属污染物,将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1.2粪源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极其惊人的,按照饲喂中等营养水平饲料的排污情况来看,每年向周围猪场排放铜和锌的总量大约为430kg和700kg。但是,由于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我国很多猪场的粪便污染物往往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了,这就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粪便中重金属对畜禽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如果生猪养殖过程中所排放的粪便施用到土壤中的话,就会对生存在土壤中的生物产生影响;而间接作用就是施用畜禽粪便,以土壤为媒介,从而导致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提升,然后通过食物链,导致动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也随之提升,进而对人类造成危害。锌和铜对于人类来说,是必需的元素,但是如果超量的话,就会导致严重的危害。重金属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环境中的长期存留,很难被微生物所分解,这样也就导致过量锌和铜的存在不仅仅对生态健康存有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长期性的、是隐蔽性的、是累积性的,是不可逆的。农田的土壤中如果重金属的含量超标,土壤容易退化,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威胁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果锌的摄入量超标,人类会有呕吐的现象,肠胃的功能也会因此腹泻,进而失调,严重的话,还会因为肠道坏死导致腹膜炎;如果铜的摄入量超标的话,会在肝脏中进行蓄积,如果累积到一定数量的话,则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大量的溶血和黄疸等中毒症状。一旦随粪便排出,重金属污染不仅仅会导致土壤组成、结构等变化,同时也会抑制到作物根系的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产量的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通过食物链,重金属会在水、空气和土壤中进行累积,通过食物链、呼吸以及直接接触等方面,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2、减缓生猪养殖业重金属污染的建议

2.1选用符合要求的饲料原料

对于畜禽排泄物中营养物质的含量超标,如果要究其原因的话,主要是由于饲料中不均衡的营养物质以及较低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铜元素和锌元素的排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在饲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是否易于消化,是否容易产生营养的变异等都应该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另外就是要选择毒害成分低、没有污染、安全性高的原料,有效减少铅等重金属的混入。

2.2减少锌元素和铜元素的添加

大量的养殖实践活动表明,如果能够在饲料中添加较高剂量铜元素和锌元素的话,的确能够发挥生长促进剂的良好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养殖业主,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铜和锌。但是,由于对这种促进作用的机制尚且不明确,在添加的剂量方面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事实上,较高剂量的铜元素添加的确能够促进生猪的生长,但是这种生长促进作用在生产的前期比较明显,到了生长的后期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在实际饲养的条件下,生猪往往是很难发生铜元素缺少现象的,因为只要铜元素的含量达到了每公斤生猪体重六毫克剂量的时候,就能够满足哺乳母猪日粮中铜元素的需求,如果低于每公斤体重三毫克的时候,才会真正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日饲料中进行铜元素的添加,应该是从仔猪就开始的,等到生长肥育猪的后期,就要逐渐降低添加量。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为了生态环境,还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好不要进行高剂量铜使用。事实上,纵观世界,很多国家早就开始就金属元素的添加剂量进行限制,希望能够以此达到金属元素添加减少的目的。

2.3关于有机微量元素应用技术

有机微量元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生产性能方面的、有畜产品品质方面的、也有抗应激和生物学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大量的养殖实践活动表明,如果能够用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使用的话,粪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会有所降低的。具体来说,如果能够按照100mg/kg的剂量进行添加的话,那么聚糖锌络合物在保持断奶仔猪肠组织形态、黏膜上皮凋亡和黏膜免疫功能等方面与3000mg/kg剂量添加氧化锌的效果是相似的。

2.4微量元素化合物的新形态

仔猪在断奶以后,很容易出现腹泻现象,这就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在仔猪的饲料中添加较高剂量氧化锌的话,能够有效缓解断奶仔猪的腹泻现象,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但是,根据农业部相关使用规范的说明来看,即便是对于断奶的仔猪,也最好是只在其断奶后两周,添加高剂量氧化锌,因为高剂量氧化锌的吸收率是非常低的,这样就会导致很大的一部分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进而导致环境的污染。面对这种状况,寻找新形态的微量元素化合物尤为关键,重点解决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以及粪便中锌元素排放量过高的问题。最近几年以来,纳米氧化锌的研究日趋成熟,其优势也日趋明显,不仅表面积大,而且表面积能高,具有其他无机锌所无法比拟的高能优势。低剂量的包膜氧化锌就能够替代高剂量的氧化锌,有效解决断奶仔猪腹泻的问题,进而实现对其的良好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几近定势,生猪养殖数量将逐年递增,以满足民众肉类需求的要求。这就使得重金属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民众亟待解决的重点话题。要想真正实现生猪养殖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我们就必须重视粪便排放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从而通过各项措施的改善,协调好生猪养殖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猪养殖的良好经济收益,才能更加积极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王毅琪,韩文彪,陈灏,赵玉柱,呼斯冷.中国家禽.2016(24)

[2]养猪场粪污处理方式及优缺点分析[J].刘鸽,李胜男,于会举,张培生,宋敏,杨慧敏,吴圆圆,屈勇刚.猪业科学.2016(12)

[3]蚯蚓养殖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中的应用[J].王润之,张振岚,郗正林,杜娟,王冰心,鲁照见,匡伟,陈海军,何宗亮,姚远.养殖与饲料.2017(03)